现代快报+ 2023-12-17
“8+2”成员城市齐聚,南京都市圈新签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多项合作协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跨越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最早形成的跨省都市圈之一,其 "8+2" 成员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 8 市,以及溧阳市和常州市金坛区。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都市圈经济总量超过 3.75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上升至 4.1%。12 月 16 日,2023 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城市党政领导齐聚一堂共商合作。会议对一年多来南京都市圈建设发展成效进行总结,与会成员共同签署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燃煤电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多领域合作协议与工作方案。

△会议现场 崔晓 摄

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市长陈之常,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市长葛斌,镇江市市长徐曙海,芜湖市副市长朱的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市长潘国强,滁州市市长吴劲,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市长顾坤,宣城市委书记李中、市长何淳宽,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和溧阳、金坛有关领导,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汪毅出席会议。

作为全国都市圈先行者,南京都市圈在各成员城市的共商共建中已走过 20 多年发展历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2021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的跨省域都市圈。2022 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上,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正式成立,综合协调、规划协同、科创产业、公共服务 4 个工作部实现实体化集中办公。

会议听取了南京都市圈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南京都市圈工作推进 " 大数据 " 显示,2022 年,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9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 4.0%。今年前三季度,都市圈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 3.76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 4.1%,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南京都市圈力量。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南沿江铁路建成通车,北沿江铁路、宁淮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及宁扬、宁马、宁滁城际轨道加快建设;积极打造宁句城际 " 轨道多元产业融合 " 示范线。区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宁宣高速公路、溧阳至宁德高速、宁马高速改扩建工程南京段建成通车,宁滁高速公路、仪禄高速扬州段开工建设,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丹阳至金坛高速公路加快推进。

城市市民从 " 地缘相近 " 走向 " 生活相亲 "。南京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接入 "8+2" 城市 99 家医院。南京累计与淮安、镇江、滁州、马鞍山等城市共 43 所学校结对合作。发布 10 条都市圈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及 50 场精品体育赛事。成立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联盟,172 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都市圈通办;苏皖 " 两省一街 " 丹阳警务室、乌江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揭牌,实现 "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一体化发展的成果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在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上率先破题走在前列

会议前,与会人员来到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和宝武马钢集团参观学习,实地考察薛家洼区域通过长江岸线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转变的成效,深入了解宝武马钢集团拉高标杆争创一流、精益高效奋勇争先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

韩立明说,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5 周年。南京都市圈作为国家批复的首个跨省都市圈,叠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有条件更有责任在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上率先破题、走在前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她对南京都市圈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在增强发展动能上担当作为,建设 " 产业创新共同体 ";二是在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上率先探索,建设 " 要素市场共同体 ";三是在畅通内外循环上精准发力,建设 " 协同开放共同体 ";四是在推进绿色发展上深化联动,建设 " 生态保护共同体 ";五是在公共服务保障上共建共享,建设 " 民生幸福共同体 "。南京将进一步强化都市圈建设办公室及各专委会建设,完善系统管理、定期调度、常态推进的工作体系,努力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林康、汪毅分别就强化省际协作,深化南京都市圈建设发展,推动大院大所大企紧密合作,打造苏皖毗邻地区跨界合作示范区和强劲增长极,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新局面、加快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主动服务城镇化建设新要求等提出建议。

聚焦关键领域协同共建,新签多项合作协议

都市圈各成员城市领导先后发言,表示将在龙头城市南京带动下,在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毗邻地区对接合作、民生服务、规划衔接、人才交流、生态环保、共联共治、结对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各扬所长、融合发展,勇挑大梁、勇当先锋,在新形势下更好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签约仪式 崔晓 摄

会上签署了都市圈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协同合作协议、产业链联盟合作协议、燃煤电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方案、科创金融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发布都市圈双碳行动、跨境产业生态建设倡议书和南京地铁打造 " 轨道上的美好生活 " 示范线——宁句城际建设成效及发展愿景。

据介绍,下一步,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将更紧密合作,加快完善一体发展机制。精准把握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方向,充分发挥都市圈建设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事项,加强对重大问题、重大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前瞻性谋划,研究制定落实举措。

更高效联动,聚焦关键领域协同共建。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优化区域要素流通配置,逐步解决跨省、市标准不统一等体制机制问题,深化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有序推动金融、数据等要素资源流动。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探索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实现固废、危废跨区域合理有序流通,研究制定都市圈统一生态环境标准。

更务实推进,推动重点区域深度融合。重点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优化完善共建园区运营模式,围绕 " 资本怎么投、项目怎么落 " 等关键问题,加强探索研究,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举措。认真做好与滁州结对合作帮扶,坚持市场导向,深化产业、文旅、民生等多领域合作。全面落实江苏南北帮扶合作部署,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运作机制、抓好项目招引、加快开发建设。协同推进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吸引、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动与周边城市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推进都市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南京都市圈 "8+2" 成员城市将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把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谱写南京都市圈发展新篇章。

现代快报 + 记者 卢河燕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南京 市委书记 高速公路 长三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