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18
无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我市将提升界河—富贝河、洋溪河为两条横向骨干河道,构建 " 七纵八横 " 的洪涝外排快速通道,提升 " 北排东出 " 能力;到 2035 年,90% 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实现 75% 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

12 月 8 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2-2035)》编制完成,将通过规划的有力引导,充分挖掘自然水网的调蓄能力,推动我市的防洪排涝模式从 " 严挡 + 快排 " 向 " 内蓄 + 外排 " 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的 " 抗涝指数 " 和安全韧性水平。

" 两年前,住建部就强调,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当聚焦城市雨洪管理,把内涝治理作为核心。在规划中,针对汛期洪水出路不足的问题,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打通区域排洪通道。" 规划人士介绍,目前无锡的洪涝外排方向,主要为北排长江、东出望虞河,中心城区通过京杭运河东排。

▲流域洪涝通道格局图

为进一步提升 " 北排东出 " 的能力,规划明确要实施白屈港整治、锡澄运河北排扩大整治工程,同时继续推进大运河堤防加固、沿线闸泵站改造等,减轻汛期大运河水位提升造成的中心城区排涝压力。

另外,我市将在现有骨干河网的基础上,在城市北面和西南部增加界河—富贝河、洋溪河两条横向骨干河道,构建 " 七纵八横 " 的骨干河网水系,畅通引排通道。

▲应对 50 年一遇 24 小时降雨的蓄排总体格局示意图

▲排水片区单元的蓄排平衡示意图

防止内涝,既要 " 排得出 ",更要 " 蓄得住 "。目前无锡市区已建成大大小小的防洪圩区近 40 个。

" 过去在汛期,这些圩区与外河主要依靠‘严挡 + 快排’的模式来保证防涝安全,但是,一旦发生强降雨,各圩区同时集中向外河排水,使圩外水位不断抬升,就容易出现蓄排失衡,影响防涝安全。" 规划人士说,此次,结合全市防洪分区、骨干水网、圩区分布以及区县边界等因素,按照真实雨水汇集路径划定了 123 个排水管控分区,以 " 达到 50 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 " 为目标,通过蓄排平衡评估,合理确定了各排水片区的调蓄能力,提出相应的预降水位、泵站能力提升等措施,同时还对每个分区都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要求,加快落实一批海绵设施项目,提升雨水就地消纳能力。

▲公园绿地内雨水利用示意图

为促进雨水源头减排,我市鼓励在城市绿地、建筑、道路、广场等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因地制宜建设屋顶绿化、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

到 2025 年,无锡拟规划实施 255 个海绵城市项目,明年将重点建设运河公园片区、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古运河 ( 东门段 ) 滨水空间、钱桥洋溪睦邻中心、经开区郁花港驳岸修复和生态景观提升等项目,充分发挥雨水调蓄、水质净化、资源回用等功能,助力无锡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管理 " 示范中的示范 "。

来源:无锡日报

图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无锡市 住建部 河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