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江县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 " 擂台比武 " 中,坝芒乡水城村立足村情实际,晒成绩、亮做法、谋发展,以 " 灯塔领航 " 引领产业发展势头,以 " 头雁效应 "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水城村是远近闻名的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强村,近年来,该村着力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主动与坝河村抱团发展,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瞄准大湾区市场,大力发展黄瓜、茄子、辣椒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基地。
"2023 年,水城—坝河坝区发展架材蔬菜 5000 余亩,引进 4 家蔬菜企业、26 户种植大户,带动社会投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 1200 余万元。" 水城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永军介绍道。
人才是产业兴旺的动力之源、智力支撑。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水城村充分结合实际,探索了能人引领、自主经营、群众承包和分产统销的经营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人才与人才抱团、人才与党组织抱团的方式,把过去的农户 " 单打独斗 " 变为现在的抱团致富。正在采收红菜苔的杨勇就是水城村抱团致富的受益者之一。
" 今年种了 80 多亩的菜,种的品种有黄瓜、茄子、大葱、红菜苔,今年的收入应该是 40 多万元到 50 万元。田土全部是村委会帮我们流转的,村委会帮我们忙很大,请来技术员指导我们种植蔬菜,开展免费的培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非常感激他们。" 水城村蔬菜种植户杨勇高兴地说。
鲜活的基层实践表明,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这一关键,就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围绕做好产业发展文章,水城村还采取 " 产业联营、基地联建 " 方式,推动产业发展由分散化向集约化、由微小化向规模化发展,鼓励引导党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带头发展家庭经济,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不断激活产业发展的 " 一池春水 "。
" 我们村带头创办的‘顿顿香’家庭农场循环种植各种蔬菜 46 亩,年产值达 28 万余元以上。" 杨永军满脸微笑地说。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想方设法让乡亲们的 " 钱袋子 " 鼓起来,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得到不断增强。为此,水城村充分结合自身基础条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 " 互联网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一条龙经营模式,带领农户实行科技种植,规模化发展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 目前,我们水城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累计达 3 百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 1.58 万余元,成为全县‘双超村’。" 杨永军说道。
杨娟 李莎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