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18
行程万里寻访中国人的“逐日之旅”,章剑华长篇纪实文学《向苍穹》首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8 日,南京城普降瑞雪,南京图书馆嘉宾云集、书香更浓。数十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相聚一堂,共同见证长篇纪实文学《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首发。

该作是江苏省文联主席、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章剑华继文化题材的《故宫三部曲》(2015 年)、工业题材的《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2019 年)、农村题材的《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2020 年)之后,推出的科技题材纪实性作品。

章剑华历时三年,进行了大量的寻访和采访工作。他在行程万里寻访古代天文遗迹的同时,查阅了上千万字的有关资料,先后采访了数十位院士、首席科学家、一线科技工作者,终于写就这部全景记录中国天文学发展历程的 50 万字鸿篇巨制。

△新书发布

原南京军区上将司令员朱文泉,江苏省政协原主席蒋定之,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姚晓东,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江苏省委原副书记、省纪委原书记冯敏刚,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冯健亲,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常胜梅,江苏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斌共同发布新书。

△新书发布现场

为了克服创作难度,行程万里寻访、采访

《世纪江村》之后,又该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章剑华回想起 2021 年初,一则航天新闻使他心潮澎湃:2021 年 " 中国航天日 " 启动仪式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叶培建、费俊龙被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他俩都是江苏人!

" 这一下子触发我写航天的念头。" 与以往一样,章剑华说干就干,立即查找资料,并进入前期采访。但他很快发现,航天的重镇不在江苏,采访有一定的难度。而与航天有关的天文事业的发展,与江苏有着极大关系。于是,他决定调整方向,写天文。

△章剑华

江苏从古到今,都是中国天文学发展的重镇。南京人祖冲之创制大明历影响深远,明末徐光启观念更新承古开今。1934 年," 亚洲现代天文第一台 " 紫金山天文台在南京建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天文学叩问苍穹的 " 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空间天文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近现代天文事业和天文人才摇篮,而且在天文科学上一直处在最前列,进入新时代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领衔的暗物质探测卫星,方成院士领衔的 " 羲和一号 " 卫星、甘为群首席科学家领衔的 " 夸父一号 " 卫星,等等,都主要是在江苏这块土地上研发的。

"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因为文学作品中几乎很少写天文学的题材。值得一写。" 章剑华说。

他坦言,科技题材的文学创作是有很大难度的。"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天文学,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采访上,涉及许多地方和单位,要直接采访重量级的著名科学家,他们谈话的内容深奥、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我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达不到采访目的,且无法补救。此外,在写作上,科技题材相对严密而理性,要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很不容易。"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章剑华重点在采访上下功夫。行程上万里,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河南、青岛、贵州、昆明、海南等省市,寻访了近 20 处古代天文遗迹、名人故居、近现代天文基地,广泛收集资料,增强写作的在场感。同时,采访了 10 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专家和首席科学家,以及几十位奋斗在一线的天文工作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创作打下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创作难度。

二维的纸上空间,全息再现峥嵘往昔

从讲述 1936 年故宫文物南迁的 " 故宫三部曲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 " 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 ",到以费孝通《江村经济》调研的苏州吴江开弦弓村为蓝本,演绎中国小康之路的 " 小康之路三部曲 ",这次又推出《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章剑华的主题性纪实书写,从 " 故宫 " 到 " 天宫 ",从 " 地上 " 到 " 天上 ",从 " 古代文化 " 到 " 现代文明 ",均有涉及。

" 既是重大题材,又是百姓关注;既是江苏题材,又有全国意义;既是现实题材,又有历史纵深。" 章剑华的报告文学始终立足于这样的选题之 " 严 "。

正如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所评价的:" ‘故宫’‘大桥’‘小康’‘天文’一系列三部曲,通过揭示‘我们如何一路走来’,启迪展望‘我们未来之路怎么走’,写出了符合历史逻辑的中国故事,也凝聚了水韵书香、经世致用的江苏风格。二维的纸上空间里,鲜活饱满的峥嵘往昔被全息再现,一个个生动、大写的‘人’,擎起了历史的走向。" 徐宁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对《向苍穹》的顺利出版和首发表示热烈祝贺。

△徐宁

章剑华多部纪实文学作品均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介绍,凤凰集团高度重视《向苍穹》的出版工作,将本书列为集团重点项目。为了打造出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精品力作,工作团队秉持匠人匠心,封面、版式、插图、选纸、打样 …… 每一个环节,都在十几个方案中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终于呈现给读者这样一部代表图书出版高质量打造的精品之作。

△章朝阳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与章剑华相识较早,深知其勤奋和学识。在他眼里,章剑华是 " 时代的记录者 ",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怀揣浓郁的家国情怀,以独特的选题视角,深耕主题性文学创作领域,佳作频出;是 " 敬业的创作者 ",面对天文学这样的一个宏大高深的专业领域,克服了知识盲区、多地寻访、文学表达等多个难题;也是 " 优秀的文学组织者 ",集中精力锚定主题创作、组织集体创作、鼓励个人创作,极大地调动起全省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

△郑焱

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省文投集团总经理叶飚荣、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刘旭东、省科协党组成员李千目、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向科学家代表赠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总编辑谢山青向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中华中学、宁海中学赠书。章剑华向南京图书馆捐赠他创作的 " 故宫 "" 大桥 "" 小康 "" 天文 " 系列三部曲。

首部中国天文发展的 " 文学性通史 "

《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分为三个部分。上部 " 裸观时代的回望 " 追溯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中部 " 天眼时代的曙光 " 记叙了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成果,下部 " 巡天时代的辉煌 " 详述了我国航天事业举世瞩目的成就。书中,方成、苏定强、崔向群、常进、李惕陪、叶培建、欧阳自远、陈建生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甘为群、赵海斌等首席科学家,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文学的苍穹。

当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羲和号 " 卫星首席科学家方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原副台长、" 夸父一号 " 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中国首批航天员,空军原一级飞行员赵传东等几位受访者也来到现场,见证新书发布。

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范一中尤为感兴趣的是中部 " ‘天眼’时代的曙光 "。该部对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详实的描述。从选址到曲折推进再到 1931 年开工兴建,从古代天文仪器抢运南京到分别安置,从先进天文望远镜成为天象观测之天眼,到日食观测新方法开启天文科学之新局,一直到上个世纪国家民族危急关头紫金山天文台被迫外迁昆明凤凰山 …… 完整再现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前世今生,很多事件都是首次公开。

△范一中

" 与我们紫台平日进行的科普工作不一样,它是通过文学语言的表达,将中国天文学的探索成就和科技工作者的立体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大众读者面前。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章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范一中说。

赵传东对下部 " ‘巡天’时代的辉煌 " 深有感触:" 从天文卫星到嫦娥探月,从火星探测到太阳探测,从空间站建设到太空巡天望远镜的研制,展现了我们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赵传东

" 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不同的道路上,向着人类文明的高峰,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领略真善美、创造真善美。"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嫦娥之父 " 欧阳自远为《向苍穹》欣然作序,并发来祝贺视频。他相信这样一部 " 中国天文事业发展的文学性通史 " 的面世,既能为天文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启示,也能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陈建生表示:" 人类要探索宇宙的奥秘,要实现星际航行,这一切就需要更多仰望星空的人。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能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天文学的重要性,也会激励更多青年朋友投身天文事业。"

现代快报 + 记者 陈曦 / 文 牛华新 顾闻 / 摄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卫星 江苏 省政协 院士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