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9 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六盘水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盯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弱项,出台政策、整合资源力量,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六盘水严格落实 " 三个转向 " 要求,深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六个专项行动 ",常态化开展 "3+1" 保障 " 回头看 ",扎实巩固民族乡脱贫攻坚成果。2023 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为 16746.9 元,同比增幅 16.8%。2021 年至 2023 年,全市共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衔接补助资金 57444.58 万元,立项审批项目 271 个,用于支持民族乡高质量发展,有力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石。六盘水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差别化区域支持措施,出台 21 条支持全市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面筑牢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基础。截至目前,9 个民族乡已覆盖高速公路,18 个民族乡已通三级以上公路。民族乡客运站覆盖率、客车通达率、沥青路覆盖率均达到了 100%。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赫六高速、纳晴高速、六安高速、安盘高速、盘兴高铁、月照机场、盘州官山机场将对民族地区交通带来质的飞跃。民族乡 30 户以上村民组已全部覆盖 4G 网络,5G 网络正在加快建设。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民族地区产业活力。六盘水以 " 凉都三宝 " 为重点,围绕 3 万亩猕猴桃 " 吨产园 "、8 万亩刺梨 " 千斤园 "、1 万亩茶叶 " 万元田 " 目标,全面激活民族乡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活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整合各级各类资金,重点扶持 26 家民族传统工艺企业,帮助就业 379 人,带动周边 1400 余人增收。另外,还开展 " 闲置低效项目盘活、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 " 四项行动,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生活品质。六盘水全面强化医疗保障,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有效覆盖。同时,创新开展 " 红石榴 + 薪 "" 红石榴 + 心 "" 红石榴 + 星 "" 红石榴 + 新 " 四项行动,推动钟山、水城、锡山、化隆三省四地通过网络平台举行 " 红石榴就业行动 " 合作签约仪式暨企业联盟 " 直播带岗 " 招聘活动,精心提供了 1000 多个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就业。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整治 " 五场战役 ",为民族地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奠定良好基础。
持续深化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六盘水深入开展 " 法律十进 " 活动,向各族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更好满足各族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全面建设以 377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重点、65 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补充、374 个民族村寨为支点的 " 贵州西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 ",打造示范点,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示范创建格局,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接下来,六盘水将着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在推动民族乡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李梦秋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