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田园麻江 2023-12-23
麻江:以产业发展之“笔”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麻江县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结合县域产业优势,立足土地做文章,助推乡村产业加速发展,努力绘就 " 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 " 的乡村发展新图景。

走进金竹街道后坝移民小区的贵州省农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菇大棚基地,只见菌棒整整齐齐地摆放成排,菌棒上冒出朵朵香菇,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作业。基地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基地年产菌棒达 100 万棒,年收入可达 700 万元以上,带动搬迁劳动力长期就业 30 余人,人均可增收 2 万元左右。

" 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帮扶产业、多渠道促进就业、全覆盖抓好配套、全方位加强社区管理,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可融入、能致富。" 驻官井湖社区第一书记王应艳告诉记者。

官井湖社区充分利用安置点闲置土地投资建成香菇、黄精、蓝莓采摘、蓝莓育苗基地。基地建好后,县内各种植、加工企业纷纷把自己的工厂开进移民小区,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 在党和政府好政策帮扶下,我们一家搬进了移民小区,孩子们就近上学,我也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日子越过越好了。" 搬迁群众熊育琴满意地说。

像熊育琴这样搬进安置点,改变生活状态的搬迁户很多," 搬得出 " 容易," 安心住 " 却需要用心用力。

官井湖社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互补、资源利用协调共进的产业联动体系,初步形成 " 项目入股 + 劳务就业 + 入股分红 " 的增收机制,带动搬迁群众就业 400 余人,每人增收 8000 元 / 年。今年,通过盘活资产、资源,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增收 30 万余元。

沃土良田产业兴,共同致富号角鸣。走进杏山街道谷羊村百亩油菜种植示范基地,一行行栽种好的油菜苗点缀在田地间,为荒凉的冬季增添一丝丝绿意。

" 依托资源优势,聚焦油菜、太子参、草莓、稻田养鱼、生猪养殖等种养殖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30 万元。" 谷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正明说。

谷羊村紧紧围绕 " 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 " 的发展思路,引导传统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建成并经营养猪场、养牛场 5 个,油菜、水稻、大豆种植 1500 余亩,示范带动周边农户 200 余户,促进农民增收 30 余万元。

麻江县大力发展 " 一村一品 "" 一乡一业 "" 一县一特 ",全县目前共种植蓝莓、香菇、油菜、太子参等特色农产品 15.11 万亩,共带动群众务工 2 万余人次。持续做好 " 土特产 " 文章,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秦琪 李洁

编辑 周欢 / 编审 黄聪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就业 乡村振兴 移民 就业岗位 草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