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5 日,记者从六盘水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六盘水市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带来药品和医用耗材普遍降价,群众用药可及性显著提升。
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上,六盘水市累计落地执行国家组织采购 8 批共计 287 种,省际联盟组织药品带量采购 18 批共计 604 种。2023 年,贵州省参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共有 355 种,其中六盘水市参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共有 287 种,省级联盟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数量达到了 317 种。
目前,六盘水共有 138 家公立医疗机构(含分院)开展药品平台采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参与率达到了 80.84%。累计采购量 5.61 亿片,采购金额 10.73 亿元,平均降幅达到 54%,节约医疗费用共 9.14 亿元。其中 2023 年,完成国家集采药品采购量为 7979.02 万片,采购金额 1.92 亿元,节约医疗费用约 1.63 亿元,采购品种数量同比 2022 年增加 190 种。目前,执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最高降幅品种为利伐沙班片,集采前价格为 27.42 元,中选价格为 0.16 元,大幅直降 99.42%。
在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上,六盘水市累计落地执行国家组织采购 3 类、省际联盟组织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17 类,共计品种 32 种,采购量 186.32 万枚,采购金额 1.96 亿元,平均降幅 65.7%,节约医疗费用约 1.02 亿元。其中,2023 年采购量为 126.2 万枚,采购金额为 1.69 亿元,节约医疗费用约 0.88 亿元,采购品种数量同比 2022 年增加 7 种。
目前,六盘水市参与的国家组织高值耗材分别是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骨科脊柱类。此前集采的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 1.3 万元左右下降至 700 元左右,降幅达到 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价格分别从 3.5 万元和 3.2 万元下降到 7000 元和 5000 元,平均降价 82%;脊柱类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价 84%。
今年 4 月,六盘水市已落地执行口腔种植体中选结果,口腔种植体系统价格平均降至 900 余元,平均降幅 55%。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 5000 元降至 1850 元左右,降幅达到 63%。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 1500 元降至 770 元左右,降幅达到 49%。
另悉,当前,六盘水市参与口腔种植体的公立医疗机构有 6 家,民营口腔机构有 23 家,实现民营医疗机构参与药械集中带量采购 " 从无到有 "" 新突破 "。
相关链接
会上,六盘水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目前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2024 年集采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2024 年,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第九批预计在 2024 年 3 月落地执行,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并且包括了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平均降幅 58%,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拓宽。2024 年还将落地执行第四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耗材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 70% 左右,将广泛惠及接受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以及因劳动、运动肌肉韧带受损需施行运动医学手术的患者。
国家的集中带量采购覆盖了哪些慢性病和常见病的药品?
目前,已经落地的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覆盖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和常见病的主流用药。
例如,在降压药方面,高血压用药已经有 21 种纳入集中采购,占降压药市场规模的 50% 以上。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最广泛使用的高血压药,价值降低了 79%,年治疗费用从 300 元降低至 60 元,显著提高了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治疗规范性。糖尿病用药方面,共有 15 种纳入集中采购,涉及金额占口服降糖药市场规模的 60% 以上。集中采购后,平均降价了 69%。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是最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降价了 53%。以德国拜耳公司的原研药阿卡波糖为例,集中采购前价格为 1.30 元 / 片,而采购后价格降至 0.18 元 / 片,降幅达到 86%。
集采降价深受民众欢迎,但大家也担心药品的质量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在保障集采仿制药 " 质优价宜 " 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集采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医保局组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全国多家医疗机构,针对前几批国家带量采购中选仿制药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开展了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
集采挤压的是虚高的药品价格水分,并不是降低企业的合理利润,不存在集采中选药品价格低其质量就低的因果关系。同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确保中选产品质量,国家各部门采取了多项监管措施来保障所采购药品的质量:一是建立严格的入围标准,将药品质量作为参加带量采购的前提条件,以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入围标准;二是加强对中选品种全流程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三是与药品生产企业签订协议,明确中选企业是保障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企业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动态了解企业生产情况,确保企业按照协议足量、及时供应药品。
李梦秋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