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26
助力打造长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成医养融合发展新引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编者按:" 生命的微光 · 温暖医者 " 公益行动,旨在进一步挖掘一线医者的感人故事,传递医界正能量,增强职业荣誉感。本期我们走进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了解他们在提升医疗质量,积极为老年患者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

长寿时代,带来了以长期慢病管理为主的健康趋势变化。人口老龄化社会 " 呼唤 " 优质的老年医疗健康服务,老年医学发展恰逢其时。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多学科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在老年多发疾病诊疗上精准发力,用团队力量让老有所 " 医 " 更有温度,助力打造以医险结合、医养融合为特色,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慢病管理见长的长寿医院。

△老年医学中心通过共病管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 通讯员供图

学科加速建设,为老年医学发展注入新动能

年终岁尾,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再添喜讯。12 月 7 日,该院老年医学中心挂牌成为南京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进一步深化和南京大学医学院的 " 院校合作 ",也开启了学科交叉、资源整合、产学研高度融合的老龄研究新局面。

挂牌研究所的背后,是科研创新推进学科建设的不懈奋斗: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老年医学中心主任柏峰的带领下,团队获得该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一个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第一个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重点项目 …… 针对老年患者需求和关键临床问题,老年医学中心通过老年专科疾病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造福更多患者。

亮眼成绩彰显出老年医学中心团队对科研的执着。" 白天我们在门诊收治患者做好临床工作,只能晚上做科研,有时候太过投入,凌晨一两点还在记录分析数据。" 柏峰言传身教,团队成员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完成日常诊疗工作后,晚上就像一颗颗铆钉,扎进实验室扑在科研里。

"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我们一直在大力培养临床和科研复合型人才。" 柏峰表示,老年医学中心承担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并积极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为医生提供临床交流和科研教学的平台。同时,中心医生可以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得到充足的成长发展。目前,团队拥有医生 12 人(其中博士 2 人、硕士 9 人、副主任医师以上 5 人),护士 14 人。

此外,团队还推进建设综合诊治中心、智慧医养技术服务中心、主动健康技术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医护康养宁培训基地、医养产业研发基地,推动老年医学中心朝着高品质医疗资源聚集、亚专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力争成为长三角区域医养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学科建设是基业长青的根本。该院老年医学中心将以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为新起点,重点对消化系统肿瘤、认知障碍、心功能衰竭等老年期疾病进行攻关研究。同时,聚焦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为健康数据监测预警、健康交互管理、居家医养结合一体化提供新思路,为老年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多学科诊疗,解决老年患者 " 一体多病 " 难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 岁以上老年人中有 65% 同时患有 3 种以上疾病,这种情况叫 " 一体多病 "。

老年医学中心团队在临床中发现,老年人一旦感觉身体不舒服,往往不是某个单一部位的问题,而有 " 牵一发动全身 " 的风险。与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疾病通常有多学科关联、相互交叉影响的发病特点。而且老年疾病有时因其症状的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一体多病 " 使得老年人的疾病诊疗更为复杂。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老年医学科综合门诊应运而生。和传统专科门诊有所区别的是,该院老年医学中心综合门诊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技术,协同各专科为老年患者 " 一揽子 " 解决各类病症。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老年患者少跑路。比如这个人心脏不舒服,眼睛还有白内障,他要挂号心内科和眼科,再分别等待。我们的综合门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俞辰斌解释道。

在综合门诊的理念催化中,该院老年医学中心还运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即先由中心各亚专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之后整合全院科室资源,从各个科室挑选专家加入会诊团队,通过共病管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让就医 " 一点都不麻烦 "。

82 岁的钱爷爷曾因意外摔断股骨颈入院,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等多种疾病。老年医学中心协同神经内科、心内科、肾病学科、骨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制订治疗方案,用一周时间把钱爷爷的冠心病、肾衰调整到缓和状态,紧接着实施股骨头置换手术。钱爷爷遵专科医嘱,术后一直使用抗凝药物,但医护人员发现他鼻腔黏膜开始出血,并出现低血压、抽搐甚至意识丧失。

医护团队意识到问题所在,股骨头置换手术后需使用抗凝药物,但钱爷爷有严重的慢性肾衰,所以理应一天就代谢出体外的抗凝药在钱爷爷的体内仍有大量留存,最终导致出血甚至休克。医护团队充分考虑到药物面对多种病症的不良反应,立刻停用抗凝药物,并利用补血制品让钱爷爷转危为安,用专业的共病管理和医者仁心挽救了他的生命。

用温暖陪伴,做好生命末期患者的 " 摆渡人 "

在追求诊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重视老年患者的诉求,用温柔的心和专业照护给予老人更多的陪伴与关爱,是该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一大特质。

" 出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离世的时候是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我们尽可能弥补这类患者的情感缺失,体现人文关怀。" 老年医学中心护士长张德霞说道。

对待生命末期的老年患者,该院老年医学中心团队用爱和同理心为患者生命的 " 最后一公里 " 护航。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复杂的疾病,更是一个个需要温暖与关怀的老人。

91 岁的老教授张爷爷因食物呛到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又诱发心衰进而入院治疗。张爷爷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还有严重的心衰、肾功能不全。他以前在养老院时,由于认知功能基本丧失,让护理人员不少费心。

住院期间,张爷爷又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他的子女都在国外,无法第一时间赶回来。没有亲人的探望,情感需求被空置,张爷爷余下的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医护团队用温柔却充满力量的心,为张爷爷送上了亲如子女的陪伴与照护。感染新冠病毒后,张爷爷靠鼻饲管进食,生怕他把鼻饲管拔掉影响营养摄入,护士从家里拿来了绒布小兔子玩具,他总是抱在怀里反复抚摸。护理员阿姨看张爷爷总是眉头紧蹙地看着病房门口,于是换着花样讲笑话逗他笑。渐渐地,张爷爷跟大家熟悉了,就会打起精神坐起身来给每个医生、护士画速写,画画时他脸上的阴郁消失了,笑容也多了起来。

随着病情恶化,张爷爷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呼吸也越来越困难。在一个清晨,他握着护士的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老年医学中心团队立刻告知张爷爷的儿子。在异国他乡的电话那头,张爷爷的儿子表示:" 我信任老年医学中心的医德,感谢你们对我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你们的陪伴和关爱,让他在医院安详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深化医养融合,助力长寿医院高质量发展

今年 9 月,泰康之家 · 苏园正式开业,和比肩而立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共同组成泰康首个 " 医教研养康 " 五位一体的医养综合体——泰康仙林国际医养园区,携手开启医养融合 3.0 模式。立足长寿时代,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二期明年初将投入运营,为泰康仙林国际医养园区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注入新内涵。

作为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战略性学科,老年医学中心从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 " 医养融合 " 的发展特色,更因地缘毗邻,与泰康之家 · 苏园共建医养融合的运营体系,通过 " 评、慢、常、急 " 的四项核心工作机制,为社区老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让医养园区名副其实。

简单来说," 评 " 就是医疗评估,针对老年人入住社区前后进行动态评估;" 慢 " 就是慢病管理,结合老年人常见疾病进行持续监测;" 常 " 就是常规诊疗,例如换药、皮下注射等;" 急 " 就是紧急救助,根据突发情况协同社区医务室打开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 经过那次脑梗抢救,我真切感受到自家医院的温暖。"86 岁的苏园居民李爷爷感慨。他一天早上散步后突然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管家立即呼叫社区医务室医生,第一时间进行了初步检查,考虑到李爷爷有脑血管疾病史,医务室将他转至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进一步诊断。老年医学中心打开绿色通道,迅速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确诊为急性脑梗。抢救团队在获得家属同意后,立刻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大约一个小时后,李爷爷的口角就恢复如初,言语也不再含糊。通过后续药物、物理治疗和针对性康复训练,李爷爷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老年医学中心把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泰康之家 · 苏园,开展医养协同救治,让苏园长辈们充分共享泰康优质的大健康生态医疗服务,感受 " 避风港 " 的温暖。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将以临床需求和科研创新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继续完善多学科诊疗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化医险结合、医养融合特色,朝省内有特色的三甲长寿医院踔厉奋发,为长寿时代贡献 " 泰康方案 "。

通讯员 唐晓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峻

相关标签

科研 长寿 鼓楼 南京大学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