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4 日,有网友发文并曝出截图,称郑州公共交通集团 12 月 21 日发布了鼓励职工个人自主创业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截图显示该意见征求是 " 为进一步缓解集团经营和资金压力 " 等。
25 日,记者向该公司员工求证,工作人员证实该意见稿确为公司所发," 是真实的,但不是正式的文件,是征集意见,具体什么时候施行还不确定。"
记者检索发现,类似企业发文鼓励职工自主创业等现象,此前在江苏、陕西等地已有尝试。
▲郑州公交
公交公司鼓励职工自主创业 ?
据网友发文截图显示,郑州市公共交通公司 ( 下称郑州公交 ) 12 月 21 日发布了关于征求《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鼓励支持职工个人自主创业实施办法》意见的通知 ( 下称《通知》 ) 。
文件内容写明,该《通知》由人力资源部起草,按照集团公司工作安排,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并加盖了该公司公章。
内文附件中还有一份《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鼓励支持职工个人自主创业实施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 ( 下称《意见》 ) 。第一条写明:为进一步缓解集团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满足职工自主创业的实际需求,集团公司鼓励职工个人进行自主创业,激发全体职工的创造力和创业活力。
该《意见》共 27 条,其中包含:1. 该办法适用于在集团公司工作满 10 年及以上的职工;2. 创业期间离岗,集团公司保留其劳动关系;3. 自主创业期限不超过 2 年;4. 创业期间保留原职级,工龄可连续计算,管理人员不再保留其职务;5. 期间停发工资、奖金和津贴补助,不再享受各项福利待遇;6. 创业期间社会保险等费用由公司承担,住房公积金及企业年金终止或由本人承担缴纳;7. 创业期间提前终止协议,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批准后可提前返回工作岗位等。
截图显示,该《意见》征集截至 2023 年 12 月 26 日中午 12 时。上述内容发布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不少本地市民担心此举是否会影响公交正常运行。
对于文件中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等相关问题,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其并非征集方案部门,不清楚公司经营的具体情况," 征集意见后,正式文件何时下发、何时施行,目前都还没确定。"
鼓励职工自主创业在全国多地已有先例
记者检索发现,企业鼓励职员创业,郑州公交公司并非首例。
据报道,2023 年 9 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 " 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 " 的通知,提出到 2025 年底,力争实现每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 20 万人。其中,特别提出,对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者,可在 3 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不影响其社保、工龄及晋升。
9 月 27 日,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发通知,为降低企业人力成本,鼓励员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广西建工四建工作人员称,因为企业营业情况没有以前好,才出台了一系列处置员工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帮员工托底,也可以帮员工留档案,如果到时候有空缺岗位,员工可以申请回来上班。
事实上,类似政策此前在多地也有尝试,且不缺乏国家层面的支持。如早在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就要求,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保留职位 3 年离岗创业。
就在今年 11 月 28 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和兼职创新创业。
据该发布会介绍: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我省从激发活力、表彰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将科研人员创业的离岗期限由 3 年延长至 6 年,明确了离岗期间各项权利、福利待遇不受影响。近三年,陕西已有 5000 余名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
今年多地调整公交票价
就在今年 10 月 9 日晚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九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五方面共 15 项政策举措,包括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支持政策、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等,并就财政补贴、公交票价、员工欠薪等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公交公司通过涨票价、区间计费等方式创收。
例如,甘肃兰州自今年 9 月 23 日起执行新票价:由之前的 1 元票价调整为采用单票制线路与多票制线路相结合的方式计费,其中单票制线路票价为 2 元;多票制线路 2 元起价,可乘 10 站,0.50 元进位加乘 5 站,以此类推。
10 月,广州市发改委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取消 1 元公交票价,起步价上调至 2 元。方案一为微调方案版,日班车线路基础票价根据运营里程设置 4 种价位,分为 2 元、3 元、4 元和 5 元。方案二为一票制方案版,全程营运里程小于或等于 15 公里的线路票价为 2 元,大于 15 公里的线路票价为 3 元。
记者查询发现,自 2015 年开始,中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进入下降通道。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在 2014 年达到约 782 亿人高峰后,此后逐步下滑,2022 年这一数字仅为 353 亿人。
数据显示,疫情三年期间,乘坐公共汽电车人数出现大幅下滑。疫情之前的 2019 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为 692 亿人。
来源 / 顶端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