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江苏小而美的公园越来越多。12 月 27 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 " 乐享园林 " 活力空间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建成 157 处 " 乐享园林 ",截至目前,江苏共建成 303 处 " 乐享园林 "。
△下关电厂旧址口袋公园
今年江苏建成 157 处 " 乐享园林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介绍," 建设 100 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 " 自 2022 年起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包括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公共空间林荫化、滨水绿岸等类型。各地积极响应并务实推动,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以口袋公园盘活存量空间,以城市绿道串联山水林园,以林荫步道推动绿色出行,以滨水绿岸重建水岸与市民生活的联结,今年全省完成 157 处 " 乐享园林 " 活力空间建设,超额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有效增加了群众身边可休憩、可健身、可交往的活动场地,推动了城市生态空间与公共生活的有机融合,受益人群超 350 万人。
截至目前,江苏共建成 303 处 " 乐享园林 "。
△下关电厂旧址口袋公园
盘活存量空间,闲置地、畸零地、高架桥下建起小公园
江苏是如何推进 " 乐享园林 " 建设的呢?陈浩东表示,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指导 13 个设区市制定实施方案并推进落实。加强项目调度和过程指导,强化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统筹 2023 年度省级专项资金 6950 万支持项目建设。
同时,江苏各地突出场景赋能,推动城市绿色空间综合价值提升。比如推动 " 乐享园林 " 与 " 他系统 " 统筹融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滨水活力空间提升、低效产业用地改造等,增强 " 乐享园林 " 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衔接和复合利用。盘活利用闲置地、畸零地、高架桥下等存量空间,结合全民健身、" 一老一小 " 需求、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因地制宜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同人群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社会交往等日常生活需要。比如淮安市实施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通过绿道绿廊建设、桥下空间整治、生态驳岸改造等,打通断点、堵点 15 处,有机串联沿线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实现 40 公里绿道全线贯通,同时保留大量原有植被,推广应用自衍花卉,形成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盐城市通过微更新激活桥下空间,植入体育活动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将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活力空间。
此外,各地还把党建红色文化融入市民绿色生活空间,体系化推进形成 " 乐享园林 " 品牌。推动城市园林绿化成果人民共享。" 建在哪里 " 群众来选," 好在哪里 " 群众来评," 美在哪里 " 群众来拍。
△全新打造的 " 口袋公园 " ——星影活力剧场
在学校、医院、地铁周边建设口袋公园
下一步,江苏 " 乐享园林 " 建设将进一步在选址上下功夫。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区域短板弱项,优先向绿化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布局 " 乐享园林 " 项目。在前两年全省建成 303 处 " 乐享园林 " 活力空间基础上,着力推进 " 点 " 到 " 面 " 的体系化建设,推动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基本覆盖,实现人民群众 "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让生态资源释放更多民生福利。同时,更加注重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衔接和复合利用,在学校、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场所周边建设口袋公园,规划候学区、停车场等,满足服务对象特定需求。
推动 " 乐享园林 " 项目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好、用好。尤其是已经建成和向公众开放的 " 乐享园林 " 项目,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进一步指导各地营建儿童友好、老龄康颐等乐享场景,持续提升项目管养精细化水平,巩固拓展建设成果。
此外,省住建厅将对今年建成项目进行回顾评价,通过第三方实地踏勘、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公布第三批 " 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 · 乐享园林 ",培育遴选一批精品项目,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编印 " 乐享园林 " 活力空间案例集,在全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展示建设成效,促进交流互鉴和整体提升,加强园林绿化社会推广和情感认同,鼓励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生态科技岛全新打造的星影活力剧场口袋公园
《江苏省 " 城市林荫路 +" 建设指南》等近期将印发
林荫路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廊道和公共场所的连接纽带,也是群众出行、通勤的绿色空间。省住建厅园林处处长于春介绍,编制的《江苏省 " 城市林荫路 +" 建设指南》近期将印发,结合城市更新,重点从林荫路 +" 多元功能 "" 特色环境 "" 地域文化 "" 智慧互动 " 等方面入手,对 " 林荫路 +" 的设计要点、建设指引、建设细则、实施保障等提出指引。着力推动 " 林荫路 +" 的功能与品质提升,实现道路空间的特色塑造、功能复合和最大化利用,从 " 交通骨架 " 转变为 " 生态生活复合空间 ",提升居民休闲游憩舒适度,服务群众绿色出行;以乡土适生植物营造特色景观环境,形成季相分明、景观优美、特色各异的城市林荫路;与街景、建筑有机融合,让建筑的人文情怀、自然的四季美景共同塑造城市特色空间。
" 我们还组织编制了《江苏省 " 公园绿地 + 乐享场景 " 建设管理指南》,重点从‘时空人事物’五个维度,分析公园等开放共享场地特征,关联老人儿童、残障人士、运动人士、文艺爱好者等各类使用人群,构建儿童友好、老龄康颐、康复疗愈、露营休闲、户外运动、风景游赏、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八类场景,形成分类指引,为营建‘乐享场景’提供了 N 种可能性和路径,让公园绿地更好陪伴和服务市民生活,创造积极、交互、友好的生活方式。" 于春表示,此外,组织编制《江苏省口袋公园建设标准》,会同上海、浙江等共同编制《长三角区域绿道贯通标准》,以期推动绿道建设成环成网,力争推动 " 乐享园林 " 主要类型建设指南或标准全覆盖,精准指导各地建设高品质 " 乐享园林 " 活力空间。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丹丹
(顾树荣、中新公司供图 校对 李凯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