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68 年 12 月 29 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有 " 争气桥 " 之称。它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23 年 12 月 29 日,将迎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 55 周年。
出生于南京长江大桥开建那一年的王世清,自中学起,就热衷于收藏与南京长江大桥有关的物件。
建桥工人的柳条帽、工作服," 大桥线 " 公交车票,南京长江大桥封闭大修替换下来的铆钉、釉面砖、玉兰灯灯罩 …… 几十年来,王世清收藏了上百种近千件相关物件,成为一名南京长江大桥专题文物文献收藏家。
△ 王世清
这些物件讲述着南京长江大桥的难忘岁月。快来解锁你的 " 大桥记忆 "!
" 争气桥 "
这些老物件记录背后艰辛
1960 年,王世清出生。同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建。
△ 建桥工人的柳条帽、工作服等
柳条编制的安全帽、印有 " 安全生产 " 字样的工作服、一条白毛巾 …… 便是那时建桥工人的标配。时过境迁,这些物品俨然已成为 " 大桥记忆 " 的实物载体,记录着建造者们的不易。
南京长江大桥在 1960 年开工建设,到 1968 年建成问世。当时的建设图纸,现在再看已经泛黄。
△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图纸
在王世清的藏品中,有一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的拷贝。这部纪录片从大桥的选址勘探到开工建设,再到建成开通,跟拍了十余年时间,记录了 " 争气桥 " 诞生的个中艰辛。
△ 乘车证
1968 年 9 月 30 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先行通车。王世清拿出了当时的一张乘车证," 当时参加热烈庆祝 1968 年国庆节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通车典礼,都是要拿着这个证的。"
" 大桥热 "
你和大桥合过影吗?
1968 年 12 月 29 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随后," 大桥线 " 过江公交线路也开设了。" 过江必须要乘坐这条公交,很受欢迎,还得排队。" 王世清说。
△ " 大桥线 " 公交票
他拿出了一张颇有年代感的公交票。正面印着南京长江大桥的绘画,以及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字样,还有 " 一次有效,下车作废 "" 南京公共汽车长江大桥客票 ""No.0387851"" 壹角伍分 " 等信息。票的反面则是南京长江大桥的简介。
△ 与南京长江大桥合影
按现在的话来说,南京长江大桥是不折不扣的 " 网红 " 打卡点。除了坐过江公交,与大桥合个影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照相馆里,以南京长江大桥的照片为背景,照一张相也很流行。
△ 不同时间的南京长江大桥公园门票
除了不同样式的车票,王世清还给记者展示了 " 大桥公园盆景参观券 "" 南京长江大桥小堡电梯票 "" 南京长江大桥平台照相景点 " 等不同种类的票据。问问家中的长辈,说不定他们就曾赶时髦去打卡过呢!
△ 印有南京长江大桥图案的各种生活用品
茶壶、茶杯、搪瓷盘、饼干盒、肥皂盒 ……" 大桥热 " 还体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生活用品上都能见到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身姿。
再相逢
依旧是 " 网红 "
2018 年 12 月,南京长江大桥在经历了长达 27 个月的封闭大修后,恢复通行。王世清的收藏中,就有一部分来自此次大修。
△ 玉兰花路灯灯罩(左)、铆钉(中)、釉面砖(右)
被替换下来的玉兰花路灯灯罩、铆钉、釉面砖 …… 看似破烂的物品,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件背后都有故事。
王世清举着铆钉,告诉记者," 南京长江大桥上有 150 多万个铆钉,都是建设工人们一个一个敲进去的。在这次大修中,铆钉的更换数量不到千分之四,这很了不起。"
……
△ 亲水圆环景观桥
今年 5 月,一座亲水圆环景观桥在南京长江大桥南端建成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站在桥上,抬头可以感受长江大桥的雄伟,低头则能看到滔滔不绝的江水,给参观者带来了新的大桥记忆。
为了这座景观桥有个好名字,有关方面举办了征名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与。王世清也参与其中。
为什么热衷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收藏,并将这些展品送到各大场馆展出?
王世清说,希望年轻人能记住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与精神,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 9 月,南京长江大桥被评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成为南京 405 处市级文保单位中最年轻的一个。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还在继续,如果你有与之相关的记忆,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分享 ~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鸣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来源:中国大运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