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锡城包容创新的科研氛围中,我的课题研究全面展开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已结题国家自然基金 1 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2 项,并新立项省级课题 2 项以及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市级课题,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10 余篇。"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郑小敏博士说。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近三年无锡共引育博士人才 304 人,其中全球排名前 200 高校博士 81 人," 双一流 " 以上占比超八成。省 " 双创博士 " 入选数量连续 2 年保持全省前列。依托 " 太湖人才计划 " 和无锡卫生健康 " 三名 " 战略,引育医学专家团队 40 个,其中院士团队 9 个。通过引育并举、激发活力,以高层次人才支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郑小敏
自 2019 年 12 月,作为生殖医学高端人才全职引进至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以来,郑小敏主攻围产期母源性抑郁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与调控研究方向。 通过生化检测、代谢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探究围产期抑郁症发生机理,为进一步寻找围产期抑郁症诊断标志物提供理论基础。郑小敏先后获得了省特聘医学专家等一系列省级人才项目,是无锡市 " 太湖人才计划 " 顶尖医学专家团队核心成员。
通过建机制、育人才、搭平台、强服务等举措,一批高层次医学人才脱颖而出,为无锡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 添火加柴 "。作为 " 行家里手 ",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 " 大显身手 "。
邓凯元
邓凯元是地道的无锡人,三年前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决心回到无锡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并选择回到曾经培养过自己的百年老院——无锡二院。
入职后邓凯元一边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学习和提升临床知识与技能,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胃癌相关的基础科研。通过合理规划、团队协作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成功申报了 2021 年的省自然与 2022 年的国自然青年基金,后续又相应获得了无锡市科技局、无锡市卫健委科研项目的资助。
张昕
作为近年来无锡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张昕在临床工作中带领团队刻苦耐劳、兢兢业业。2023 年度支撑外科科室完成了手术量超 10% 的增长。回国两年多时间内,他率领团队获得国家级课题 3 项、省部级课题 1 项、市厅级课题 10 项,实现了 " 全满贯 "。2023 年入选 " 太湖人才计划 " 医疗卫生高端人才。
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发展环境尤为重要。" 我们每年选派青年骨干赴哈佛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研修学习,实施百名博士‘锡’引行动,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20 多所高校建立人才交流合作通道。"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黄朝晖
引才的同时,也要厚植育才沃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主任、实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江南大学医学院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室课题组长黄朝晖已扎根无锡 20 余年。他带领肿瘤研究所团队,实现科室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余项,且实现专职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全覆盖。他个人也创造了无锡卫生系统科研方面的多个 " 第一 ",比如获得市卫生系统第一个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第一个中华医学科技奖 - 青年科技奖等。
近三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学(专)科、人才建设经费逐年攀升,累计达 4 亿元。研究出台了《关于推动卫生健康 " 三名 " 战略落地落实的十条举措》等惠才政策,完善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育奖补、博士专项薪酬补贴、购(租)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保障政策。举办两届无锡 " 太湖人才峰会 " 卫生人才主题交流会,开展 " 三名 " 战略人才访谈等活动,积极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让医学 " 千里马 ",在无锡竞相奔腾。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