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29
医用材料残留在病人体内,调解员“假设估算法”促双方和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2 月 29 日,江苏高院与省司法厅联合发布六起医患纠纷调处典型案例,旨在通过案例宣传引领医疗领域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风尚,促进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效不断显现、多发高发类案不断减少、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异物残留患者体内,量化定损巧解纠纷

孙某因上腹部不适至某医院住院治疗,手术过程中,有一段长约 2 至 3 厘米的医用材料断裂并残留在孙某肝脏内。术后,医生告知孙某家属手术情况。家属认为异物残留体内属于医疗事故,要求医院把残留异物取出并承担赔偿责任。医院认为手术操作符合规范要求,不同意赔偿。医患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当地医调委主动介入纠纷调解。

调解会上,患方要求某医院尽快将残留异物取出,医院表示取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如果发生意外后果可能更为严重。患方转而提出 20 万元赔偿诉求,医院提出需通过鉴定确定异物残留原因及损害后果。调解员将案件提请市医调委进行专家咨询,专家认为,医院对孙某的医疗损害事实存在,应当承担责任,且异物残留肝脏内会损害身体健康。再次组织调解时,调解员根据专家意见和法律规定释法析理,医院同意对孙某进行赔偿,但因损害后果难以量化,因此双方对赔偿数额又发生分歧。经反复研究和论证,调解员提出假设估算法,即假设完成取出肝脏内异物的手术,孙某可能遭受的损害。该方案得到了医患双方的一致认可,调解员据此参考类似手术计算出赔偿金额,患者与医院签订调解协议,双方和解。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赵某因间断便血至某医院住院治疗,检查诊断为 " 直肠恶性肿瘤 ",医院评估病情后拟行 "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手术中,医院决定将术式更改为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与先前术式相比,更改后的术式需将患者肛门一并切除。术后,患者主张医院选择手术方式不当,且在术中改变术式时未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侵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诉讼中,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认为患者不良后果系由自身疾病特点及治疗方式所致,医院采取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 符合诊疗规范,但医院在术前谈话中对手术方式选择及可能改变手术方式未作重点告知,对保肛与否的利弊未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术中决定更改术式亦未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医院未尽到告知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民法典》第 1219 条规定:"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虽然某医院对赵某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手术方式选择未违反诊疗规范,但对手术方式选择、替代医疗方案等未充分尽到告知义务,侵害了赵某的知情同意权,因此判令某医院承担相应侵权赔偿责任。

告知义务引争议,把握焦点解纠纷

八旬老人胡某因左侧腹壁皮下肿物长达 3 个月,入住某医院普外科胃肠病区。医院诊断其为 " 左侧腹壁肿物、肺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心功能不全、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中度 "。次日,经胡某要求并经本人书面同意,医院在局麻下行 " 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左腹壁)",胡某在手术中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胡某家属认为医院采取手术治疗未经家属同意,要求医院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医院认为手术征得患者本人书面同意,且术前术中程序规范,胡某猝死存在偶合因素。医患双方僵持不下,便申请当地市医调委介入处理。

调解员在了解双方情况后首先与胡某家属进行了沟通,建议患方理性维权,避免激化矛盾。胡某家属表示同意,要求某医院承担 20 万元赔偿责任。调解员又与医方沟通,告知根据《民法典》第 1219 条规定,对于实施风险较高的特殊诊疗项目,医方应当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调解员指出,虽然医院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未违反诊疗规范,但是胡某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复杂,其本人判断能力有限,对于高风险的手术项目,医院在告知胡某的同时,还应当加强与其家属的沟通,充分保障患方知情同意权。医院认识到自身工作不足,表示愿意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胡某家属考虑到胡某本人强烈要求医院手术的情况,同意降低赔偿诉求,最终双方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患者院内滑倒受伤,医院无过错不担责

张某在某医院就诊期间穿拖鞋进入开水间打水,离开时摔倒受伤。医院工作人员将张某送诊,诊断为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结束后,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医院地面水渍导致其滑倒,医院作为对公众开放的医疗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对其遭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医院认为开水间铺设了防滑垫,并放置了 " 小心地滑 " 警示牌,且滑倒地点干燥,并无水渍,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事发时张某穿着拖鞋,因自身原因摔倒,其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医院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张某就诊期间穿拖鞋进入开水间,原路返回时在开水间门口摔倒受伤。开水间入口处一侧设立了 " 小心地滑 " 的警示标志,从开水间内的饮水机处到开水间外的入口处均铺设了防滑垫。张某摔倒的地面上并无水渍或异物,其他人经过时也无异常。而张某穿着拖鞋会增加滑倒风险,其作为成年人对此应当有所认知。此外,张某摔倒后,医院安保人员和医护人员将其送诊,及时履行了救助义务。综上,法院认为医院不应承担法律责任,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患儿治疗期间骨折引冲突,释明举证责任促调解

患儿宋某因反复腹胀入住某医院,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腹胀和肺炎,经住院治疗逐渐好转。因患儿初次就诊时医院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代谢性骨病的可能,故医院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检查,诊断为代谢性骨病。治疗期间,宋某进行 X 光检查时提示右股骨中段骨折,医院骨科会诊后予以夹板固定等措施。宋某父母认为医方在治疗期间护理不当导致宋某右股骨骨折,情绪激动,向医方讨要说法。经医患双方申请,当地市医调委介入调解。

案件受理后,调解员立即与患方取得联系,患方坚持认为医方护理不当导致宋某骨折。调解员建议申请专家咨询判定医方责任,患方表示同意。市医调中心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后认为,代谢性骨病并发骨折系可预见但不能完全避免的疾病并发症,患者自身因素是发生骨折的决定性原因;医方存在病情及风险告知不充分的过错,对骨折的发生存在一定原因力,建议原因力为次要原因。患方对该意见不予认同,认为医方不能证明宋某骨折系因其他原因所致,应由医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调解员告知,医方提供了完整的护理记录证明其护理行为并无过错,仅在风险告知方面存在不当且为次要因素,患方如果要求医方对损害后果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应当进一步举证。患方考虑后表示理解。调解员又与医方进行沟通,指出医方未就代谢性骨病及可能发生骨折的风险与宋某父母充分告知和沟通,导致骨折风险扩大,应当对损害承担一定责任,医方表示认可。经调解员耐心劝说,医患双方互相谅解,医方一次性赔偿患方 5800 元,双方和解。

无合理理由不提供病历, 推定医疗行为存在过错

李某在某医院出生,成长过程发现右臂存在异常,不能正常活动,便到其他医院就诊,相关就诊记录、诊断结论载明李某存在右上肢产瘫伤。李某在其他医院进行手术及康复治疗后起诉某医院,认为某医院在接生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导致其右上肢产瘫伤,要求某医院赔偿医疗费等相关损失 2 万余元。某医院主张其不存在医疗过错,但以医院工作人员搬运病历不当导致李某母亲病历丢失为由,未向法院提供李某母亲生产时的相关病历资料。

法院经审理认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病历资料是认定案件事实、明确责任的重要证据,如果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相关病历资料,应当推定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本案中,李某在某医院出生,因出院后发现身体存在异常情况,先后在其他多家医院检查、治疗,就医记录反映李某右臂损伤是在分娩过程中形成。某医院无正当理由未提供当时的病历资料,应当推定其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判决某医院对李某的损害后果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严格病历管理,妥善保管患者病历资料。《民法典》第 1222 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有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及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情形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本案中,某医院无正当合理理由未提供李某母亲病历资料,应当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法院依法判决医院对李某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警示医疗机构加强病历管理,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现代快报 + 记者 顾元森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肠癌 高发 便血 医疗 民法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