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海南过冬成为稀疏平常的事情,不过入冬以来,冰雪之城的哈尔滨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去哈尔滨成了一种流行时尚!
根据此前新华网的报道,12 月份以来,从各地飞往哈尔滨赏冰乐雪的游客络绎不绝,截至 12 月 20 日,哈尔滨机场 2023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0 万人次,成为 2023 年东北地区首家客流突破 2000 万的机场。
翻阅各大旅游平台的数据,哈尔滨的热度毫无疑问能排得上名次。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哈尔滨热度环比暴涨 300%,哈尔滨元旦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 27 倍。
哈尔滨很忙
国内城市陆续走红成为过去两年旅游界的一种写照!
城市的走红跟演唱会带来的经济效应一样,能够带动当地多条经济链条的相互发展。这一轮爆火的城市当中,也不再局限于人口众多的大都市,一二线、三四线小城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地理特性吸引了全国民众的目光。
哈尔滨爆火前,淄博曾是流量高地,让众多城市 " 眼红 "。上游新闻引用相关数据,2023 年上半年,淄博的住宿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9.9%、12.9%。根据马蜂窝发布的旅游数据,2023 年 " 五一 " 假期期间,淄博热度环比增长 605%。
得益于网络视频的传播,视频引流引发的广泛效应尽显无遗。
根据国是直通车的观察,演员赵丽颖一张头戴簪花围的照片让 " 特种兵 " 们纷纷赶赴泉州打卡;董宇辉在敦煌骑骆驼的视频,让敦煌再现游客组成的 " 丝绸之路商队 ",一并带火了旅游市场中长期沉寂的兰州;天津大爷跳水的视频吸引了无数人涌向天津狮子林桥。
短暂的寂静之后,2024 年第一个爆火的网红城市轮到了哈尔滨!
为了迎接南北来客,当地工作人员在机场玩快闪,搬出气垫船在冰面上上演 " 速度与激情 ";众人都想在索菲亚大教堂拍带月亮的雪景时,当地直接搞了个人造月亮挂上去;哈尔滨的早市也成了一道奇观 ......
哈尔滨这个冰雪天地已经默默伫立在那里多年,怎么现在才突然火起来了?大家开始探讨起这波催化因素,看看有没有可以效仿的地方。
据新华网,哈尔滨的第一波火爆缘起 " 退票 " 风波。哈尔滨一连串的应对措施,被称为以 " 退 " 为进的神操作。景区有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厚道得让人心疼。引来八方网友发出 " 声援 " 之声。于是乎,这也成了哈尔滨火起来的催化剂。
《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的发布也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哈尔滨的真诚与好客。信中提及,要展现出热情好客的服务、文明有礼的态度、诚信崇德的诚意。
提到哈尔滨,大家印象中想到的是哈尔滨物价低廉、风景优美,人们不仅热情好客还十分风趣幽默。
此外,哈尔滨这座冰的出圈似乎与近年来较火的冰雪运动有关,这里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哈尔滨已经连续多年荣膺 " 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 榜首,也曾几度成为亚冬会举办城市。
作为冬季应季的运动,国内冰雪旅游和冰雪消费近两年都迎来大力发展。
《" 十四五 " 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供应侧和需求侧都呈现火热的状态。
旅游经济学
哈尔滨隶属于黑龙江省,在当代人的印象中,黑龙江一直是个幅员辽阔的地方,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等构建起了它的根基。
但经济的转型、禀赋资源的差异、人口的转移等因素,也制约了黑龙江的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 年,黑龙江经济总量 1.59 万亿元,在全国 31 省市中排第 25 位。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当年黑龙江人均 GDP4.73 万元,位居 31 省市倒数第二位,仅优于甘肃。
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全国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黑龙江省内各地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其中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良好。长城证券的研报指出,2022 年,哈尔滨市第三产业 GDP 为 3533 亿元,占黑龙江省第三产业 7642 亿元的 46.2%。
事实上,为了打破这种固有模式,黑龙江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努力发展新兴工业。" 十三五 " 时期,黑龙江就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发展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文化旅游三大主导行业。
很多地方对于旅游业的重视不无道理,因为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而且可持续性强的产业。
旅游对于餐饮、酒店等的拉动已经不言而喻,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不可多得的效应。多地为了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特意建了机场。
在众多旅游种类中,近两年文旅消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分支。
中国经济时报援引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观点,指出文旅消费是畅通 " 双循环 " 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于拉动经济恢复发展、扩内需具有基础性作用。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旅游似乎渐渐也成了国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发改委的数据显示," 十三五 " 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 4 次。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饱览祖国秀美山河、感受灿烂文化魅力,有力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 "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 十四五 " 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智研咨询,2023 年,国内旅游需求爆发,旅行社数量也大幅增长,一季度国内旅行社数量为 47069 家,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10.48%。
这个冬天,你准备出游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