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5 日,据首都机场公安通报,一行三名旅客因座位问题与航班机组发生纠纷。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秩序的违法行为,董某(男,58 岁)被行拘、赵某(女,61 岁)被行政罚款。
虽未点名航班,但和此前网友发布的一起 " 机闹 " 事件的时间线吻合。据网友视频称,2023 年 12 月 30 日,其乘坐由北京飞往成都的东航航班,因一名男子在飞机上闹事导致航班取消。4 日," 男子想免费升舱大闹致航班取消 300 人改签 " 这一词条也冲上微博热搜。
对于 " 机闹 " 发生原因,目前网友叙述的版本是一男子给自己和孩子买了头等舱的票,给保姆买了经济舱,却以照顾小孩为由让保姆滞留头等舱,导致本来就延误的航班最后取消。客观来说,空乘人员拒绝乘客免费升舱的要求完全合理。对于 " 机闹 " 行为,交通运输部《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明确规定,对扰乱航空器内秩序或妨碍机组成员履行职责,且不听劝阻的,机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或在起飞前、降落后要求其离机。民航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舱秩序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指出,针对旅客不按照指定座位入座等不服从客舱秩序管理、影响运行安全的行为,如情节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航空公司可以将相关人员列入民航失信人员名单,实施相应的限制措施。从以上规定来看,对于 " 机闹 " 人员,一 " 拉走 ",二 " 拉黑 ",完全合乎流程和法规。另外对于情节严重的 " 机闹 " 行为,可以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空乘人员是否及时处理了该事件,航班取消和 " 机闹 " 事件是否有关,这是目前该航班旅客集中关心的问题,事关到底是航空公司负责赔偿损失还是航空公司和肇事旅客一起负责。无论是天气情况,还是 " 机闹 " 始末的记录,这些数据都一一可查。事虽由 " 机闹 " 而起,但航空公司在事后应用更积极、负责的态度及时、透明地回应公众关切、安排善后事宜等,不要等事件上了热搜后才被动回应。
从 2023 年 12 月 30 日事件发生以来,航空公司一直称是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航班,那么不妨厘定时间、过程、原委后及时公布,让旅客能明白相信、放心出行。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荼白
(校对 许元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