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1-12-08
【时话实说】武汉城市圈,兴中部,挺中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武汉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原兴。"

最近,中部地区又有大动作了!12 月 2 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召开,旗帜鲜明提出要锚定 " 全国重要增长极 " 目标定位,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城市圈。

今年 5 月 19 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九市负责人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一致达成合作共识,以切实推进同城化发展。7 月 28 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还有《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2021 年度工作要点》《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协调机制》等。

这些文件给武汉同城化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也为武汉城市圈的同城化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经济 " 增长极 ",有以下几点支撑,第一,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第二,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第三,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目前国内普遍认为,第一个经济增长极是珠三角,第二个经济增长极是长三角,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是京津冀,而第四个经济增长极,一直没有浮出水面。

武汉城市圈,现在锚定 " 全国重要增长极 ",大有冲击 " 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 之势。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是 " 武汉城市圈 "?在湖北画的这个 " 圈圈 ",之于全局到底又意味着什么?答案,让我们一一揭晓。

为什么是 " 武汉城市圈 "?

从位置看,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位于南北大动脉京广线中间,又有长江、汉江交汇,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素有 " 九省通衢 " 之名。从古至今,武汉都是极具战略价值和意义。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更加坚定迈向 " 共同富裕 " 之路,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挖掘发展潜力,驱动发展内生力。显然,就现实而言,中西部地区无疑是驱动发展内生力的 " 一片蓝海 "。

而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的 " 带头大哥 ",自然要在这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补上全国增长极的 " 中部缺位 ",也是责任和使命担当。

据了解,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 58025 平方公里,常驻人口是 3186.6 万人,GDP26361 亿元。

2021 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排名全国第一,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超 2 万亿,排名居全国城市圈前列。以占湖北 1/3 的面积,聚集省内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创造全省 60.3% 的 GDP。这样的武汉城市圈,确实是 " 全国重要增长极 " 的一个优秀种子选手。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 100 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 9 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这一区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它以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地区生产总值。

科技创新,是支撑地区发展为增长极的重要动力。

2019 年,武汉城市圈为 10.09 万件,专利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项目,武汉城市圈专利申请数量排在第 1 位。2020 年,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6000 亿。孵化的科技企业,已高达 2 万家。

在过去八年时间,武汉城市圈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 5843 亿。2020 年,武汉城市圈技术合同成交额最高达到其他地区的 8 倍多。

强大对科创底子,也给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赋予了新的信心,更进一步增强了武汉城市圈破局出圈的现实底气。

再者,基于历史发展的角度,也能佐证让武汉城市圈锚定 " 全国重要增长极 " 的现实必然性。

不知不觉之中,武汉城市圈自 2007 年获得国家批复后,已经走过了 14 个年头,在这 14 年的时间内,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总量从 5550 亿增长到了 2.6 万亿,名义增速达到 468%,翻了近 5 倍之多;在湖北省的经济总量占比也从 58.42% 上升至 60%。如此速度,如此规模,也值得国家今天,把武汉城市圈,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是 " 武汉城市圈 "?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因为武汉城市圈,战略位置重要,发展活力强,潜力巨大,科创实力雄厚,发展速度快 ......

正如武汉大学教授李光所言,武汉城市圈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堪当大任,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1+8=1""1+8>9" 何以实现?

" 武汉城市圈 " 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 " 九城就是一城 ",并实现 1+8>9 的现实效果,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要靠做出来的。

为了实现 "1+8=1""1+8>9",打造 " 全国重要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全面开花。比如,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 .....

要做强 " 硬联通 "、做优 " 软联通 ",共走一条路、共谋一件事、共聚一条心,这是武汉城市圈,现在坚定在走的现实路径。

" 九城就是一城 " 为了落地,不乏现实具体探索:

鄂州与光谷间紧锣密鼓打通 " 断头路 ",有的已试通车,有的加紧开工,邻居越走越近,武鄂之间还多次实现道路 " 同名 ";

武汉的教育、医疗资源进入到城市圈兄弟城市,城市圈频繁进行联合招聘,未来还将打破户籍地域档案限制,两地流动人才可选择任意一地申报职称,评审结果互认,携手留下高端人才及产业人口;

职工在武汉城市圈任一城市公积金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后,在城市圈其他城市购买首套房时都可申请异地公积金贷款,与本地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前一阵子的文博会上,可畅游九城 100 多家优质景点、场馆、游玩项目的 " 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 " 发布;

可以说,这些探索和实践,是在用实际行动,演绎什么是 " 民生小切口,同城大文章。"

聚焦科创和产业,此类案例,也数不胜数。比如,黄冈产业园百亿级的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项目,通过武汉某银行支持,突破传统信贷模式,落地全国首笔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黄石市人民政府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共建光谷科创大走廊。

当前,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在全省;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在全省;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在全省,已经成为现实,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正在武汉城市圈加速集聚。

正所谓 "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从这些探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武汉城市圈,是在真心实意,脚踏实地进行九城一体化实践的,是真心为了大家好,为了民众好,真的是在解放思想、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把武汉城市圈实力做强、品牌打响。‘’

在九城 " 下好一盘棋、画好同心圆、唱好大合唱 " 的大追求下," 九城就是一城 " 正在成为现实,"1+8=1""1+8>9" 的目标正在实现,一个中部的利益共同体,已经呈现出来。

" 武汉城市圈 " 之于全局有何意义?

武汉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对于全国而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孙中山对武汉的构想是," 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 中国重要之商业中心 "" 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 "、中国内地开放之 " 顶水点 "......

2006 年,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四个城市圈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成为了 " 国 " 字号的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 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领跑 " 中部崛起 "。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扼守长江黄金水道的 " 龙腰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武汉要和一头一尾的上海、重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2021 年 3 月,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

2021 年 7 月,武汉城市圈又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常识是,主要依托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主要依托于城市经济、城市圈经济。武汉城市圈抱团发展,既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湖北省委的殷殷重托。

湖北要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在我国区域经济新的竞争格局中获得新的发展优势,理应靠武汉城市圈也必须靠武汉城市圈的带动。

再者,我们也要看到现实是,现在的长江经济带,2020 年常住人口超过 1.3 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达 9.4 万亿元、占全国的 9.3%。人均 GDP 为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 57% 和 5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仅为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 60%、40%。2020 年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3.3%,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要想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强有力的长江经济带,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现实抓手。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让长江经济带对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发展动能和综合实力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城市圈,当仁不让,应该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20 年 12 月,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 "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 " 的区域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这是武汉城市圈的目标,也是 " 武汉城市圈 " 之于全局的现实意义。

作者:汪滨

相关标签

汉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