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大家坚持,请自觉戴口罩、量体温、少聚集 ……" 两年来,武汉各大小区入口,仍然喇叭循环播放防疫注意事项,小区工作人员有序地给进出居民测量体温。当前,全球的疫情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的疫情波折反复、居高不下,使得疫情防控形势变得复杂严峻。经历过 " 浩劫 " 的武汉人深切地知晓,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必须慎终如始地继续坚持 " 零容忍 ",筑牢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的坚实屏障,守护抗疫成果,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 " 零容忍 " 享受 " 清零红利 "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先后发生了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均是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万幸都做到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发现一起疫情就彻底扑灭一起,确保完全阻断疫情传播,确保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实践无数次证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是符合国情和疫情防控科学规律的,很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年多以来,武汉始终坚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的总体防控策略,建立了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疫情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成功地打赢了多轮疫情遭遇战。" 武汉答卷 " 告诉我们:坚持 " 零容忍 ",以精细化管理举措实现精准化防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争取把疫情这个实现 " 全年精彩 " 的最大变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障社会稳定,才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 双胜利 "。
随着各项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证明科学精准的清零政策不仅成本更低,还能带来助力经济发展的 " 清零红利 "。从具体实践和效果来看," 零容忍 " 政策使我们用能承受的低成本,换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我们看到,在疫情 " 零容忍 " 政策的保障下,武汉经济强劲复苏,一季度高开高走,二季度强势转正,三季度稳中向好,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城市 GDP 排名,武汉跃居第 9,比上年同期增长 18.8%,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6.4%,比上半年加快 2.9%。全市经济呈现出加快恢复、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实现 " 把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去年应有的正增长部分逐步追回来 " 的阶段性目标,正在努力实现 " 全年精彩 "。
实施科学精准防控 兼顾速度、力度与温度
10 月下旬,为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武汉在持续做好 12 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序启动了 3 至 11 岁儿童的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武汉已有 83 万余名 3 至 11 岁儿童完成第一剂次新冠疫苗接种。预计 12 月底以前,完成 3 至 11 岁人群两剂次免疫接种任务。笔者看到,武汉三镇的各大疫苗接种点,在学校、教育部门和医疗机构三方紧密携手的前提下,各中小学的学生正在有序地进行疫苗第一针接种,各区各校按照班级年级进行有序安排,分别在班主任和监护人的陪同下到达指定接种点进行接种,现场忙而不乱,有序进行。
拥有 1400 万常住人口的英雄武汉,各个年龄层疫苗正合理有序接种,这是武汉坚持 " 零容忍 " 政策的最好佐证。因为疫苗的接种,可以打大大降低新发疫情处置投入成本。
令人欣慰地是,武汉安全的清零环境正吸引全球贸易商,享受着巨大的贸易红利。安全的武汉迎来了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迎来了一大波国家级盛会的落地举办,也吸引了大批头部企业的落户扩大再生产,助力疫后武汉强劲复苏。
此外," 零容忍 " 政策有助于控制感染人群数量,使每一次新发疫情的处置投入成本大大降低。梳理发现,武汉近千万人核酸检测,花费约 9 亿元,相当于是 2020 年武汉五六个小时的 GDP。而这样的 " 清零 " 意味着武汉人都健康安全,意味着一个城市能真正运转起来,这对于武汉乃至于全国经济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圈可点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大武汉的防疫处置越来越精准科学,兼顾速度、力度与温度。各级政府部门部署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时,充分听取公共卫生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员意见,对重点场所、环节、人员等加大投入,既兼顾面又关照点,既有效管控疫情风险又腾出手来抓经济发展保障民生。
我们坚信,多轮武汉战疫经验成就的 " 疫情处置指南 " 具有普适性。即便后期可能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增确诊或者局部疫情,我们也不会慌张,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了多轮考验,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和必胜的信心,去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