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江夏区纸坊街郭岭里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标志着一座常住人口一千多万的 " 巨无霸 " 城市,面对载毒量超 1260 倍的德尔塔,如何以最小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最佳防控效果,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武汉样本 " 再次提供宝贵经验。
日前,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以最快速度、最有力举措,在最短时间将本轮输入性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的目标,目前社会面基本干净,疫情防控形势基本趋于平稳,初步打赢了这次疫情歼灭战。笔者看来,此次武汉快速转化成低风险区的 " 制胜法宝 " 是:用精细化管理实现精准化防控,在精准施策的同时, 全民抗疫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实现 " 战疫情 " 与 " 保民生 " 双平衡。" 晴天带伞 "" 撑伞避雨 "" 打伞干活 "" 修伞补强 ",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这是武汉城市韧性的体现,更是源自城市的底气、能力与后劲。
众志成城 武汉快速转为低风险区
8 月 2 日,武汉沌口的 "7 例务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 的官宣刺破了江城的平静,大武汉被迫这次抗疫。短短两周,武汉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到 8 月 12 日起至 23 日,武汉市已经成功实现连续 12 天本土病例 0 新增,武汉三镇全域即将转为低风险区,活力的武汉正在跑步归来。
笔者梳理发现,不同于去年的手足无措,今年的武汉各级政府和武汉人抗疫,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借鉴 2020 年 " 武汉抗疫胜利 " 的宝贵经验,跑出了武汉加速度,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遏制住了来势汹汹的 " 德尔塔 ",甚至有网友调侃:武汉再次用实力和实践给兄弟城市提供了 " 抄作业 " 的模板。
让我们一起 " 回放 " 下英雄武汉这次抗疫大事件:
2 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坚决堵住外来疫情输入坚决切断省内疫情传播,接着 " 关联病例 " 的多个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武汉经开区的 46 万居民开始紧急做核酸和居家隔离。
3 日上午 11 时,武汉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官宣:" 武汉市将迅速启动全员全面核酸检测 " ,并承诺三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3 日 -5 日,武汉市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共设置采样点 3576 个,28000 余名医护披挂上阵,昼夜不歇地完成 1031.9 万人的采样,共检测出 9 名阳性病例,均是在隔离区域确诊的,并已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7 日,发布 7 道 " 紧急寻人!这类人员请于今日 12:00 报告 " 的新闻公告引发全民关注,此公告为迅速切断传染源,遏制疫情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
8-11 日,武汉江夏区和经开区开展 " 分级精准防控、查漏补缺 ",做到 " 宁可十防九空 , 不可失防万一 "。
12-14 日,在实现连续 3 日 0 新增后,14 日,武汉市教育局官宣中小学 9 月 1 日正常开学。
13 日晚,武汉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如期召开,会议决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交出 " 全年精彩 " 答卷。
21 日,武汉市江岸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称,武汉市江岸区对已完成 14 天集中隔离、正在辖区后湖街道东方明珠小区进行居家隔离的境外返汉人员冯某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已第一时间对其采取隔离管控措施,并立即启动相关处置工作,后续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日,武汉市江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称,自 2021 年 8 月 22 日 12:00 起,除保留郭岭里和栗庙中风险地区封闭卡口外,将江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1 年 1 号通告确定的封控管理区域外围道路卡口撤销,各出城主次干道恢复通行。
8 月 23 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武汉市已连续 12 天内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即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武汉本土新冠患者首批 7 人出院;全市各小区楼栋逐步解封;部分武汉人的红码转黄、黄码转绿;各大商圈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的情况下,人流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 打伞干活 " 武汉再现战疫奇迹
22 日 13 时许,洪山区和平街居委会青城华府社区,室外温度高达 35 度,闷热的天气里,窗外的知了鸣叫不停,小区保安和志愿者们站在蓝色的帐篷下,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手里紧紧握着测温枪,提醒每一位进入小区的居民扫码测温才能进入,汗水湿透了整件衣服,他们不停地用手甩汗。
居委会副书记王嫣耐心地对前来打探消息的居民们进行劝导 " 大家不要恐慌,今天我们街道一共有 8 个社区涉及到密接人员,已经封了单元门栋,进行 7 天的管控。所以请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非必要不出门 "。
胡璇满头大汗、喘着粗气,吃力地将一大袋蔬菜和西瓜放在汽车后备厢," 这是我帮社区的孤寡老人代购的生活物资 "。胡璇是派往社区的下沉党员,胸前挂着工作牌,手臂佩戴红袖章,手持小喇叭,挨家挨户进行密集和次密接人员的摸排登记,靠双腿穿梭在 38 层的小区高楼间。
" 关键时刻必须要下狠功夫。" 胡璇说,流调很重要也很琐碎,很多地方没有网络监控,详细行程信息只能靠自己回忆,为让居民们完整准确地上报行程轨迹,她不得不反复追问细节,想方设法帮助居民回忆更加全面的信息,并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佐证信息的准确性。
一些放暑假的学生、老师和返乡务工青年也主动戴起红袖章,加入防控队伍中。两名新疆来学习的体育老师,因为暑假培训学习来到武汉,却再次遭遇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来,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奔走在社区,走家串户、发放物资、为居民量体温、对小区人员摸排。
网友们发出赞叹 " 我永远可以相信这样的武汉 " 致敬这座在防疫中表现出巨大韧性的城市。基层一线的社区网格员感慨说:" 我们武汉人真是好样的,喊得动、听得进。"
" 修伞补强 " 3 天完成 1200 万人核酸检测
8 月 3 日 -5 日,3 天!完成 1200 多万人口的全员核酸检测,面对疫情歼灭战,这就是军令,是城市治理能力再次面对的新考验和新测试。
3 天里,无论是热浪滚滚的白天,还是零点前后的寂静深夜,遍布武汉三镇的三千多个核酸采样点前,千万武汉人站立成同一种姿态,保持 " 一米线 " 耐心等候,发出同一种声响,张嘴喊 " 啊 " 配合采样。" 我永远可以相信武汉 ",全国网友对武汉人的自觉自律发出赞叹。
在社区微信群抢志愿服务名额,在朋友圈晒采样现场排队照片,小朋友向医护人员举手敬礼,举全城之力为医护人员送冰送水送清凉 ……" 你帮我,我疼你 ",一道道冰雪城墙,一幅幅动人画面,映照着武汉人的肝胆相托,记录下武汉人的担当。
武汉市卫健委的一纸召集令,来自三镇各大医院的 2.8 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结集,他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既要熟练业务,又得保证安全;1.3 万余名社区工作者紧急行动,用半天时间搭起上千个采样点;4 万多名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在核酸采集中找到应在的点位;11 万余名 " 志愿红 " 的身影,很快出现在采样和防控现场。去年那段艰难岁月,可爱的红马甲们,就是许多武汉人信赖的标识。
去年疫后,武汉 " 修伞补强 ",目标指向 " 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提供平战结合床位的 " 四区两院 " 项目开工建设,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全部新改扩建,发热门诊重新改造,全市基因扩增实验室增至 104 家,日检测能力(单检)增长到如今的 46 万人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可以开展检测,这些都为实现 " 武汉加速度 " 增添了底气。
" 撑伞避雨 " 实现" 战疫情 "与 "保民生"双平衡
8 月 4 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道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纳入重点防控;沌阳街道则保持风险等级不变,其实二者之间,只隔着一条东风大道。
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武汉人没有片刻犹豫,从发现病例,到精准防控,到全民核酸,武汉人 " 快、准、狠 " 地迅速出击,第一时间做到信息公开,向社会通情,在信息公开的同时,进行辟谣。第一时间进行流调和全面排查。通过精准流调,可以迅速追踪传染源,发现密接和潜在病例,最终就能够阻隔病源,阻断传播链。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疫情数据,用公开、透明、及时的方式,回应社会关切。
迅速进行精准管控。主动排查,全城通告,信息共享;第一时间应急管理,各级部门联动反应;应查尽查的溯源流调,应收尽收的隔离救治;社区网格化精准治理,联动协调社会力量;迅速落实到基层,查漏补缺。
当然精准管控的前提是,封控管理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实。能落实的关键闭环在于,社区网格化联防联控机制到位。到位到每一户,到位到每一人。保障到位,居民素养到位。而网上的段子印证了这一点,对于武汉人 ,这就是一个城市居民的素养和底气。有市民在媒体互动平台留言:" 你说,这次我怎么就不慌了 ",短短数言,散发了浓浓的幸福感和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 晴天带伞 " 交上全年精彩满分答卷
在这次抗疫阻击战的关键时刻,一座治理高效的城市,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也需要找到快速复原的系统性路径。把危机当成考试,在危机中汲取得失,使其成为守护人民幸福的制度力量,城市就能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灵敏地预防危机。
在笔者看来,武汉再次战疫胜利都是 " 功夫在诗外 " 的表现,有效的基层治理,是抗疫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早决断、早部署、早隔离、早治疗,是武汉取得抗疫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此轮抗疫仍然适用。
首先是各级政府从战略上重视本轮疫情 , 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 " 快、狠、严、扩、足 " 的工作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切断疫情传播,以最快的速度切实巩固我们的抗疫成果,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抗疫的胜利。
其次,经历了 2020 年的疫情浩劫,武汉拥有硬核的医疗资源和充足的准备,用 "PLUS" 版的硬核力量来面对 " 德尔塔 " 这只大怪兽,对其进行围追堵截。
最后,武汉人上下同欲,勠力同心,相信一定能够共克时艰,这几天朋友圈都是武汉人的相互鼓励守望相助 。" 去年那么难,我们都挺过来了,只要我们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我们就一定行 。"
要切实加强分级分区精准防控,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蔓延的窟窿和漏洞。要严密防范疫情输入和反弹,善于 "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防控中学习防控,坚持人物地同防、点线面结合,严格重点人员闭环管理,发挥医疗机构、药店等 " 哨卡 " 作用,不断完善多点触发机制,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疫情防控,落细落实社会面防控措施。要因时因势、有序逐步调整防控策略,不搞 " 一刀切 ",最大限度减少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要精心精细做好救治工作,坚持 " 一人一策 ",提高救治效率和救治效果。
接下来 " 晴天带伞 ",在慎始如终地做好 " 常态化 " 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也要毫不松懈地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努力交出全年精彩的满分答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