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个女士,网购了一箱鸡蛋,收货时发现发货地是武汉后,不仅拒绝收货,还斥责客服、谩骂武汉。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大家留言力挺武汉企业的同时,也纷纷指责这名女子。视频发布后,仅三天时间,观看量就近千万。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针对当事人,一些过激的言论出现在网络上,有人扬言要人肉搜索这个女士,声称要给她点颜色看看。甚至有人直接私信网店客服,索要这个女士的个人信息。
我们主张:理性、人性;克制,法制。
" 拒收女 " 谩骂武汉本身就是一种网络暴力,以暴制暴不是文明社会的互动规则。武汉疫情以来,得到全国乃至全球人民的支援," 武汉加油 " 成为主流的正能量。但是,也不否认,个别地方、个别人群,嘴里高喊 " 武汉加油 ",行动上却歧视、排斥、刁难武汉人。这些 " 极少数 " 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武汉人民的感情,他们的偏见、短见缘于对武汉疫情的不了解、不理解。
在这里,需要明确告诉 " 拒收女 " 的是,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目前已是一座安全的城市。至 5 月 31 日,武汉已经实现 " 新冠 " 新增确诊、新增疑似、新增死亡、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清零。回顾武汉抗疫以来几个重大转折,每一个阶段都是武汉以空前举措抗击疫情的战果," 内防扩散、外防输出 " 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4 月 8 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封城后,陆续实现新增病例、新增疑似和现有疑似 " 三清零 "。整整两个月,武汉和湖北人民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抗疫第一线,付出和贡献实在太多,其中的血泪和艰辛故事数不胜数。千言万语汇聚成 " 武汉加油 " 这四个字,这既是武汉人民的自我激励,也是全国人民对武汉人民发自内心的赞颂。
经过这场疫情,人世间许多事情发生了改变,但 " 武汉加油 " 这四个字必将成为 2020 年的最强符号性记忆,永远留在这代人的心里。
经过这次疫情,国人亲眼见证了,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没有武汉的 " 壮士断腕 ",没有全国一盘棋,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不可能得到及时遏制,中国也不可能较早走出疫情阴霾。
疫情以来,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人受了不少委屈。从封城一开始的忙乱,到疫情扩散后的惊恐,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时的 " 一床难求 ",到各省各地的严防死守,湖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湖北解封、武汉打开城门之后,全国许多网友都发自内心地对武汉人民说:谢谢你们!
我们更期望,这句感谢落实在行动上。湖北也曾呼吁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农副产品。为湖北人的工作和生活尽可能提供方便,这确是值得重视的一件事。
但是,我们痛心地看到,在疫情泛滥时期,有些人一边嘴里喊着 " 武汉加油 ",行动上却又歧视、排斥湖北人。此前,个别湖北务工人员包车抵达有些地方,遭到了阻拦和遣返。这决不是 " 武汉加油 " 的正确打开方式,更不是善待武汉人的应有表现。
如今,武汉已经全面完成无症状感染者全员筛查,每 10 万人的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仅为 28 人,检出率不足一般流行感冒发病率的十分之一。昨日,武汉又实现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清零。比较而言,武汉已经是很安全的城市。
早在 3 月 18 日,湖北第一批 146 人就跨省赴杭州返岗复工。当时,浙江打出温情牌:" 湖北人,来了这里就你的家。" 温暖无数湖北人。截至目前,湖北籍务工人员在浙就业已达 109.9 万人,这是浙江、湖北两地互信、互助的真实写照。
武汉的严防死守,或许是 " 拒收女 " 并不了解的。特别是,武汉对交通、商贸、旅游、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拒收女 " 可能更是无知的。我们欢迎 " 拒收女 " 来武汉看看,不仅看看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流程,也看看武汉各行各业 " 严防输出 " 的精细程度。
" 拒收女 ",武汉人民期待你,早日走出偏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