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4-01-09
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四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3 年四季度经济稳中向好,新动能产业带动新就业岗位。智联招聘基于平台大数据,分析本季度哪些领域释放岗位多、招聘增长好。同时随着今年考研人数下降、考公考编升温,大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选择发生转变,智联招聘围绕这一话题开展问卷调研,发布《2023 年四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洞悉职场变化,为人才与企业在 2024 年实现更好的双向奔赴提供参考。

我们通过智联招聘平台数据发现,2023 年四季度,专业服务 / 咨询、互联网 / 电子商务、房地产 / 建筑 / 建材 / 工程行业招聘职位数依然位居前三,分别占比 16.2%、9.1%、6.8%。2023 年,汽车 / 摩托车行业招聘职位数占比逐季升高,四季度为 3.5%,排名升至第五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汽车 / 摩托车行业招聘向好。

除此之外,物流 / 仓储、大型设备 / 机电设备 / 重工业、快速消费品、电子技术 / 半导体 / 集成电路、医药 / 生物工程行业招聘量也位列前十。

就业景气度前十行业中,物流 / 仓储业的 CIER 指数由三季度的 3.09 升至四季度的 3.79,排名升至第二位;酒店 / 餐饮业的 CIER 指数由三季度的 2.70 升至四季度的 3.76,排名升至第三位。四季度以来,国庆节、双十一、双旦等节点的电商促销活动刺激物流 / 仓储业务增长,行业人才缺口有所增加。年底聚餐、旅游消费旺季的来临,则促进了酒店 / 餐饮行业用人需求提升,人才缺口随之扩大。

从各行业招聘增长情况看,2023 年新消费、新能源、新制造领域招聘涨势较好。

在新消费方面,2023 年国内旅游市场高开高走,迎来蓬勃增长态势。四季度旅游 / 度假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52%,排名各行业之首,且比三季度的 28%、二季度的 25% 有大幅上升。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8 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 8.26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71.3%,热度超过 2019 年。旅游市场掀起热潮,促进相关招聘快速增长。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精致生活诉求的增加,医疗 / 护理 / 美容 / 保健 / 卫生服务招聘职位数也增长较快,四季度同比增幅 3%。

低碳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动下,2023 年新能源 / 电气 / 电力行业表现亮眼,招聘职位数平稳增长,四季度同比增速 14%。除新能源外,能源 / 矿产 / 采掘 / 冶炼、石油 / 石化 / 化工领域四季度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 6%、1%。

随着经济恢复、市场需求释放,带动制造业招聘岗位增长较好。四季度,汽车 / 摩托车、加工制造、航空 / 航天研究与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 11%、6%、1%,位列增速前十行业。

冬季是东北地区的旅游旺季,哈尔滨成为新华社点赞的热门旅游城市,滑雪、雪景、美食激发了人们打卡东北的热情。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四季度旅游 / 度假行业招聘需求增速前十的省份中,黑龙江位列第五,同比增长 112%。新疆以 285% 的同比增幅排名首位,其次是山西、河南、重庆,招聘职位数同比涨幅均超 100%。新疆喀什古城、赛里木湖,山西平遥古城、五台山,河南龙门石窟、少林寺,以及黑龙江哈尔滨雪乡、漠河北极村等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旅游度假相关业务快速增长,带动招聘需求同步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与三季度相比,服装 / 纺织 / 皮革制造岗位新进入四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前十,同比增幅达 31.1%。随着实体经济回暖,制造业整体复苏企稳,契合消费需求的回升,服装 / 纺织 / 皮革制造业务增长,带动相关招聘职位数上升。

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自 2015 年以来首次下降,同时考公 / 考编持续升温,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正在发生变化。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智联招聘进行了问卷调研。总体来看,大众的 " 求稳 " 心态依然明显。同时我们观察到,新生代 00 后的观念发生转变,正在更加理性地看待考研、考公、间隔年这些选择,不再盲目跟风,而是从自身出发选择最合适的。

重点观察 90 后、95 后、00 后人群的观念差异发现,00 后对灵活就业的推荐度更高。在 00 后受访者中,25% 认为大学毕业后最好的去向是 " 灵活就业 ",高于 95 后的 15.8%、90 后的 21.5%。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一代,00 后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代际差异,对灵活就业的接受程度更高。许多 00 后也希望通过当视频博主、做直播带货、开个人工作室等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对游离于组织、追求 " 小而美 " 的灵活就业形式更加向往和推荐。

关于读研,过半受访者认为有益就业,37% 认为因人而异;00 后更加理性。00 后正在更加理性地看待考研的性价比、对就业的作用,而不是 " 随大流 " 盲目加入考研大军。

考研降温的同时,考公考编持续升温。2024 年度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 300 万,平均约 77 人竞争一个岗位。对此,66.4% 的受访者认为考公 " 上岸 " 后比较稳定,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 " 一种选择而已,体制内一样可以发挥个人能力 ",占比 40.5%;也有 30.6% 认为 " 只要自己喜欢,怎么都好 "。

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同样受到一些受访者的推荐。当谈及海归在就业中是否依然如过去一般 " 吃香 " 时,26.1% 受访者认为 " 依然很吃香,企业往往都会高看一些 ",25.1% 认为 " 比较吃香,有的企业会优先招 ",过半受访者认为海归在就业中依然具备优势。同时,40.3% 的受访者表示 " 一般,留学生太多,水平参差不齐,还要看个人能力 ",6.6% 认为 " 不太吃香了 ",1.8% 认为 " 完全不吃香了 "。

在国外,许多毕业生正式踏入工作前,以 " 间隔年 " 的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缓冲。最近,我国也有不少毕业生通过延迟毕业等方式,开启间隔年。对此,54.8% 的受访者认为 " 可以在间隔期间认真思考职业发展 ",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 " 工作难找,多点儿时间慢慢来也不错 ",占比 43.2%;也有 25.1% 认为,间隔年 " 是在逃避社会压力 "。

由于一些 00 后正在亲身面临间隔年的选择,因此在选择上比其他年龄段职场人忧虑更多。一方面,00 后更认可间隔年,64.6% 的 00 后认为 " 可以在间隔期间认真思考职业发展 ",50.6% 的 00 后表示 " 工作难找,多点儿时间慢慢来也不错 ",占比均高于总体水平,且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另一方面,00 后对于间隔年的影响也有所担忧,22% 的 00 后担心间隔年会造成求职时企业印象分降低,高于总体水平,也高于 90 后和 95 后。可见,00 后对是否该选择 " 间隔年 " 这种新鲜的方式充满了不确定。随着社会发展及大众对间隔年的接纳度越来越高,这一担忧和不确定或许未来将有缓解。

报告反映出,四季度经济稳中向好,新消费、新能源、新制造业领域释放新就业机会,物流、餐饮业人才缺口扩大。同时,对于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如何选择去向,我们发现新生代 00 后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他们面对考研、考公 / 考编、留学的态度更加理性、平和,虽然不确定依然存在,但他们对于灵活就业、间隔年等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未来,智联招聘将持续关注和追踪职场热点,在 2024 年度为职场人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洞察分析,为助力人岗相适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