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1
“土三七”代替“三七”?医生提醒:服用会致严重肝损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红梅 记者 严君臣)" 三七 " 是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中草药,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补血抗炎、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抗氧化,抗衰老。虽然很多人都了解 " 三七 ",但对于跟它相差一字的 " 土三七 " 却并不了解。" 土三七 " 又称菊三七、养心草、景天三七,与真正的 " 三七 " 相比具有相似功效,但 " 土三七 " 便宜、容易生长,很多人就自己栽种,代替 " 三七 " 服用,以治疗跌打损伤或养生保健。殊不知," 土三七 " 包含的菊三七碱(吡咯烷类生物碱(PAs))具有肝脏毒性,可导致肝损害,重者会危及生命。

1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就收治了多例因食用 " 土三七 " 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患者。

肝小静脉闭塞病又称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临床起病急骤,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服用含吡咯烷类生物碱(PAs)的中草药(例如 " 土三七 ")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 真正的‘三七’有‘南国神草’、‘伤科圣药’的美誉,而与之一字之差的‘土三七’却含有有毒的吡咯烷类生物碱,能够在肝内脱氢形成一个或多个高反应中心的吡咯样衍生物,这种代谢产物与亲核组织结构起反应,后者具有烷化剂作用,可对血管内皮和肝细胞造成损害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病学专家卞兆连博士介绍," 大剂量服用‘土三七’,加上个体敏感性高,会导致急性肝衰的发生,临床实际中遇到更多的则是呈现亚急性肝衰的表现,尤其有人喜欢用‘土三七’泡酒,病情则往往更重,这是因为酒精可最大限度地萃取‘土三七’中的吡咯烷类生物碱 "。

实际上,很多植物都含有这种有毒的生物碱,特别是像 " 土三七 " 这样能开小黄花的植物,如 " 猪屎豆 "" 千里光 "" 天芥菜 " 等,而研究表明,该生物碱不仅具有肝毒性,对肺、神经系统等也会造成损害,同时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在此,卞兆连副院长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中草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服用,切忌自行服食,也不能擅自加大剂量。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张静 抗衰老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