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建轩 记者 李娜)1 月 15 日下午,南京首个 " 空中造楼机 " 投用项目完成最后一次顶升,冲刺核心筒封顶。在智能建造加持下,这处位于江北新区新金融中心一期的 150 米高楼,以 5 天一层的速度拔节生长,仅用半年时间便施工至最顶层。
远眺江北新区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造楼机的蓝色方形 " 盔甲 "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台智能设备全名为超高层施工装备集成平台,颠覆了传统的塔楼施工模式,造楼机每完成一层楼施工即可 " 一键顶升 ",井道提升平台使用内挂架代替,无须人工提升剪力墙模板及井道提升平台。
" 正常情况下,我们半天就可以完成一个结构层的顶升作业,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也直接去往新楼层,又节省了材料运送的时间。" 施工单位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造楼机垂直高度覆盖了三层半,顶部是一个开阔的物料平台,内部是封闭、安全的作业空间,可以多道工序同时施工。" 传统的建造方式下,混凝土浇筑完才能进行上方的剪力墙钢筋绑扎,现在我们可以两层同时做,缩短施工工期。" 现场负责人说。
造楼机内部相当于一座 " 建造工厂 ",虽置身于百米的高空,宽敞稳固的平台却给人带来如履平地的踏实感。这个融合了安防、堆场、养护系统的全封闭式操作空间,夏天 " 辟 " 出荫凉阵地,冬天能挡雪防风,打造类工厂化环境,最大程度为施工人员遮风挡雨,提升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造楼机精准顶升,离不开智慧的 " 大脑 "。建设单位扬子国投相关负责人介绍,造楼机下层设有一座总控室,内部的监测平台实时显示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连接着各类专用检测仪器,对每一处监测点自动采集和分析位移及压力数据,实施精准 " 把脉 " 精细控制。
" 液压系统受力正常,环境检查完毕,可以顶升!" 在做好设备参数设置、状态分析和场地清理之后,控制室技术人员 " 一键操作 ",8 个支点同步顶升,向最后一层屋面机房层爬升。据了解,截至目前,项目共完成 31 次顶升,最快 2 个小时爬升 4.5 米结构层,5 天便能建好一层楼。
造楼机的应用是南京智能建造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南京正积极培育江北新金融中心等试点项目,重点打造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以示范引领带动全域推进,全面推动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