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6 日上午,苏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 2024 年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中,不少发展目标都关乎民生。
消费场景更多元。加快打造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商圈体系,改造提升平江路、十全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直播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美食经济,积极培育消费新势力。推动老字号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国货潮品。积极创建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更多品牌夜市。
城市更具功能品质。轨交 6、7、8 号线开通初期运营,11 号线和 3 号线实现双向贯通。注重精巧设计,改造提升一批高颜值文化背街,打造更多街心公园、口袋公园,构筑 " 以人为本 " 的街道空间。加快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全市一个平台通停通付。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 30 万吨,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 98%。更大力度实施古城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 " 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建老宅活化利用。推动古城精品民宿发展,丰富 " 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 的场景体验,吸引更多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文艺氛围更浓厚。高标准建设 " 百园之城 "" 百馆之城 "" 百戏之城 ",让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充分开放、高效利用。加快建设苏州考古博物馆、苏州科技馆 · 工业展览馆等项目,建成开放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狮山艺术剧院。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开展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水准办好一批百姓喜爱的文旅活动,让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惠及群众。
就业医疗更有保障。深入实施百万 " 姑苏工匠 " 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3 万人次以上。积极创建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年内投用苏大附一院总院二期、市立医院总院一期、市妇幼保健院、市转化医学中心,建成西苑医院苏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太仓分院。持续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新建改建助餐点 100 个、智慧养老院 30 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 1.3 万户。推动 " 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 落地见效,新增托位 1.2 万个。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新增缴存 68 万人。
教育体育更高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23 所,提升名校集团化办学紧密度和覆盖面,促进常住人口子女入学便利化,力争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全覆盖、省级高品质特色普通高中全省领先。建好 "10 分钟体育健身圈 ",持续推进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百姓健身房、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高达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