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8
夜校走红一课难求!人大代表建议为年轻人打造更多夜间“加油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白天上班,晚上学 " 艺 "。多地年轻人正流行起一种新的夜生活——上夜校。五花八门的趣味 " 潮 " 课充满吸引力,但一课难求的现实又让不少人败兴而归。2024 年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红太阳集团副总裁胡容茂建议,推行文化夜校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 胡容茂

现象:夜校走红,部分热门课程 " 一课难求 "

胡容茂关注到,近段时间,夜校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迅速走红," 夜校成了有志年轻人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价值的‘加油站’,不仅让年轻人自身得到了精神上的充盈,也对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大有裨益。"

在调研过程中,胡容茂发现,由于文化馆等场所的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限制,目前在南京走进文化馆的人群主要还是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青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在南京,有一些场馆向年轻人打开了 " 夜间学习 " 的大门。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设置了丰富的课程,比如瑜伽、芭蕾、手机摄影、漫画、八段锦,年轻人都可以报名学习。南京市文化馆老年大学也放开了年龄的限制,欢迎年轻人的到来。考虑到中青年大部分是上班族,周一至周五不方便,就开设了夜间班和双休班。这些文化场馆的课程一经推出立即爆满。

" 这也反映出当前夜校存在资源较为紧张、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 胡容茂说。从整体来看,目前南京青年夜校数量偏少、设点有限,部分热门课程 " 一课难求 "。

建议:聚焦中青年人群,启动 " 文化夜校 " 项目

在胡容茂看来,夜校走红的背后,是水涨船高的文化需求。

胡容茂认为,要着重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服务、不同群体的针对性服务方面,加大科学统筹协调及政策调控的力度。他建议启动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 " 文化夜校 " 项目,为他们打造更多夜间 " 加油站 "。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对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夜校的师资方面,他建议充分吸纳来自全市青年艺术团体的文艺人才,让有专业有热情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反哺群众文化事业。同时用好开放大学、文化宫等教育载体,融合老年大学的办学资源,拓展线下公共学习渠道。

" 业余文化学习课程应侧重于公益性和艺术性。" 胡容茂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提供舞蹈、吉他、瑜伽、古筝、朗诵、绘画、书法等种类丰富、覆盖面广的艺术课程。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卢河燕 徐苏宁

相关标签

南京 艺术 瑜伽 手机摄影 苏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