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17 日 22 时 27 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随飞船一起升空的,还有一颗来自南京的科普卫星—— " 南京号 " 八一 08 星。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颗卫星由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研制,它的升空标志着我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牵头研制的科普卫星将遨游太空,探索未知。
我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牵头研制的科普卫星升空
" ‘南京号’八一 08 星伴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蓝岛创客空间执行主任杨阳全程参与了卫星研制," 南京号 " 的成功发射,也让他更加坚定职业教育要弘扬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航天探索的兴趣,为实现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南京号 " 长啥样?整体为立方星框架结构,卫星发射状态的外形尺寸为 350×126×240mm;卫星在轨运行 " 状态外形尺寸为 381mm×520mm×250mm,大约重 10 公斤。" 杨阳表示,这颗卫星就在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后锥段处,等待择机对其降轨释放。释放后," 南京号 " 将等待学校指令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和科学实验。
据介绍," 南京号 " 采用 6U 立方星设计,装载 " 我们的声音上太空 " 音视频存储播发载荷、天文相机载荷,光通信载荷,携带 VAT 电推进,具备主动变轨和离轨能力。
" 也就是说这颗卫星既可以播放、上传和下载音频,还可以进行图片和视频拍摄,对地观测分辨率达到 3.5 米。同时,通过卫星上自带的星载光通信模块可以引导在地面上的孩子们开展光通信验证科学实验。"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表示。
年轻团队历经三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 南京号 " 历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平台搭载科学技术试(实)验、应用项目征集和遴选评审、天舟货运飞船搭载实施方案评审,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天舟七号搭载 " 八一 08 星 " 详细设计与实施方案评审,并通过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轨释放专项评审,最终确定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刁爱军说:" 搭载天舟飞船,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广泛的科普价值,对于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推动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什么有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研制?近年来,围绕航天特色校建设,该校开办了一系列课程,推进航天领域产教融合,特别是该校参与研制的音频载荷于 2020 年 11 月 6 日 11 时 19 分, 搭载 " 太原号 " 科普卫星(八一 03 星)成功发射。
这些实践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1 年中国航天大会在南京开幕,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全国应用型高校科普卫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了 " 南京号 " 八一 08 星的研制工作。
" 面对新的课题,我们的团队经受了层层挑战。由于科普卫星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团队在长春、北京、文昌等地多次开展研究,克服重重阻力,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刁爱军说,研发的团队非常年轻,其中学生大多出生于 00 后,老师的年纪也多为 30 多岁。
将收到来自太空的 " 谜语 " 和 " 广告 "
" 南京号 " 遨游太空时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卫星装载的音视频存储播发载荷是一个科艺融合的科普载荷,支持开展全国性音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包括匠心之韵、天籁童音、壮美少年、中华吟诵、中国故事、远山圆梦等,围绕此载荷将开展 " 我们的声音上太空 " 作品征集活动,卫星释放后组织音视频下传、接收、播放等活动。
" 里面还存储了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多所高职院校、高淳区多所学校的影像资料,全球范围内只要能搜到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获取这些资料,就像收到来自‘太空的广告’。" 刁爱军介绍,围绕光通信载荷将开展 " 闪烁的密码 " 竞猜等活动。" 我们给大家设置了‘谜语’,就像摩斯密码一样, 希望更多爱好者加入进来,与我们一起解谜。"
近年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共建 " 新时代航天工匠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开启南京机电学子的航天梦。组织开展了 " 让南京职教的声音遨游太空 " 科普公益活动和 " 南京职教卫星音频载荷工程 " 航天实践培训,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成立了 " 王曙群大国工匠工作站 ",积极创建 " 航天特色示范校 "。
与此同时,学校还在校园内建设了全国职业院校首个地面接收站和测控大厅,配置卫星测控展示及操作控制相关设备,开展专业教学与科普教育。
" 学生参加卫星工程研制实践,对于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广度,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刁爱军表示。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