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 以上,并部署十大重点工作,体现了江苏 " 挑起大梁 " 的责任担当。江苏各地如何挑起大梁、多作贡献?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
△ 邢正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的第 10 个年头,也是寄语连云港在新的世纪 " 后发先至 " 的第 15 个年头。邢正军表示,连云港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 " 走在前、做示范 " 光荣使命,全面落实 " 四个走在前 "" 四个新 " 重大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以不懈奋斗精神书写好新时代 " 西游记 "。2024 年年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8%。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发展战略,以六大主导产业、十条重点产业链为主抓手,高质量推动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增量、未来产业抓布局,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构建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快速崛起 " 中华药港 ",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努力贡献更多港城制造的 " 大国重器 " 和 " 超级材料 "。年内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000 个,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超 50%,完成重点产业项目投资 1500 亿元。
二是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能级。坚持陆海统筹,矢志向海图强,深入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优建强海洋经济产业园、海洋装备产业园和流体装卸设备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快突破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深水网箱等深远海渔业,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园开发高值化产品,建设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海产品电商销售额超 150 亿元,打造现代化海洋强市。
三是全力建设 " 一带一路 " 强支点 。胸怀 " 两个大局 "、牢记 " 国之大者 ",以打造 " 一带一路 " 强支点为奋斗目标,全面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更高站位用好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更高起点建设国际枢纽海港,更高效率运营中欧国际班列,更高水平打造 " 标杆和示范项目 ",更高标准提供 " 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 ",不断提升连云港在 " 一带一路 " 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年内开行国际班列 820 列,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增长 6%、8%。
四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全面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实施 "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 " 专项行动,施行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巩固拓展 " 工改 " 成效,深入推进 " 综合查一次 "" 一件事一次办 " 等集成改革,全面落实 " 民营经济 31 条 " 等政策,专精特新企业授信突破 400 亿元,让企业家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五是扎实推动美丽连云港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美丽连云港建设,立足城市 " 山海相拥、港城相融 " 禀赋特色,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统领,积极稳妥推进 " 双碳 " 工作,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云台山 " 生态岛 " 试验区建设、幸福河湖打造、" 和美海岛 " 提档等重点工作,新增绿化造林 1.9 万亩,让山海特色公园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力谱写 " 强富美高 " 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通讯员 吴迪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晓宇
(图片来源:王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