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1-27
探秘贵州穿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是 1 月 24 日拍摄的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北洞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专家历时 2 年,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穿洞遗址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 5.5 万年以前。

此次考古发掘在穿洞遗址发现墓葬 3 座、石制品 1 万余件、骨角制品 2500 余件、动物骨骼 10 万余件,同时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为探讨现代人出现与人类环境适应多样性等两个史前考古重大课题增添了重要的新证据。

△这是 1 月 24 日拍摄的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北洞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拼版照片:这是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拍摄的穿洞遗址出土的骨角制品和石制品等考古标本(1 月 24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拼版照片:这是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现场出土的人类下颌和牙齿考古标本(资料图片)。新华社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 1 月 24 日,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专家与实习学生在讨论遗址层位与年代。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专家与实习学生在讨论遗址层位与年代。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工人对贵州普定穿洞遗址早年发掘区进行清扫。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工人对贵州普定穿洞遗址早年发掘区进行清扫。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出土的动物考古标本(1 月 24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整理筛出遗物。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工人对筛出遗物进行分选。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考古工作人员对筛出遗物进行分选。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月 24 日,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穿洞遗址出土的考古标本。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无人机 贵州 研究所 新华社 王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