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在河北燕郊一家大型血液专科医院周边,长期驻扎着一群为了延续孩子生命寻求希望的家长。春节前夕,总台记者在这里认识了一个来自山东的求医家庭。
为了给 13 岁的女儿刘宇欣治病,一家人用“打怪”的心态和病魔展开抗争。一路上,他们感受着四面八方的爱,也在传递着爱。到 27 日,一家人已经一起打怪 423 天了。
可夫妻俩不知道的是,懂事的宇欣也在瞒着大人。“爸爸睡觉后都把手机放一边,我从手机里翻出了检查结果。但我得装一下,要不然他们肯定压力更大。 ”
宇欣爱画画,她把治疗的故事画成了打怪日记。宇欣妈妈说,他们要打的第一关就是“时间之怪”,爸爸要带孩子争分夺秒地检查、治疗,妈妈则要挑起照顾宇欣生活起居的重担。
张艳红说,宇欣吃饭要求比较严格,肉要当天买,菜要洗得特别干净。“一般都得洗三遍以上,有一点细菌都不行。每天感觉时间特别紧,因为她吃完上顿就要准备下顿的。”
幸运的是,宇欣和爸爸的干细胞配型成功,进仓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但术后抗排异等治疗还需要几年时间,一家人的生计如何维持又成了“打怪”要过的第二关。
刘文峰了解到,做骑手不仅时间灵活,还可以申请骑手子女大病救助项目,最多获得 10 万元帮扶金,于是决定试试看。
开工第一天,刘文峰成绩不错,跑了 27 单。但第二天,他就请假了,他在病友群里听说血库急缺 O 型血,就赶忙去献血了。“我们在济南的时候,孩子急需用血,社会上很多好心人帮忙献血,我也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在刘文峰的手机里,一直珍藏着一份宇欣在移植手术后送给他的礼物。在手术后,宇欣的血型从原来的 B 型变成了跟爸爸一样的 O 型。 “她送给我的礼物写着 ‘ 父母亲节快乐 ’。那天是母亲节,但她说爸爸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还恭喜我获得 ‘ 最棒老爸 ’ 的称号。”
尽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也觉得力不从心,但在燕郊治疗的日子里,一家人并不孤单,因为时常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刘文峰说,这个地方特别有爱心。“这儿有 20 多辆爱心车辆,只要预约,司机师傅们可以免费接送我们去医院;这里还有爱心小屋,可以免费住 15 天。”
在跑单过程中,刘文峰了解到,站点不远处有一家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机构开设的“病房学校”,患有血液病的孩子都可以去免费学习,于是就让孩子妈妈带着宇欣去看看。
让一家人惊喜的是,这里不光照顾到孩子的愿望,也给了妈妈们放松的空间。张艳红说,这对自己来说是最好的收获。“真的特别希望孩子学点东西,她上课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织点东西。”
上课结束,一直守在教室外的张艳红拍下宇欣在病房学校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深冬的夜里,燕郊的气温已降至零下 10 ℃,此时的刘文峰还在奋力跑着单,飞驰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爱与希望,驶向一家人崭新的未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