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05
打春、咬春、咏春……扬州人用仪式感开启一年新生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扬档宣 记者 庄剑翔)立春到,瑞雪至。从立春开始,就正式进入了春天。" 打了春,赤脚奔 "" 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 "…… 一句句扬州民谚说出了扬州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喜悦。在扬州,有着打春、咬春等迎春民俗,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民俗专家朱韫慧盘点了扬州入春的习俗,挖掘了背后的故事。

扬州民谚 " 打了春,赤脚奔 "," 打春 " 指的是打春牛," 赤脚奔 " 宣泄了人们在经历漫长的寒冬之后,对绿树成荫、春暖花开的憧憬心情。

朱韫慧介绍,从前春天一到,在家待了一个冬天后的扬州老少都要出门散散心。小孩子到郊外奔跑,释放他们积蓄了多时的能量。大人们三五成群,在街头、村头谈论来年的生计。扬州城里各衙门的大小官员,身穿官服,手执彩杖,在衙门依次鞭打春牛。同时,他们还向春牛抛撒稻、麦、粟、麻、豆等作物,寓意来年五谷丰登。等到泥牛破裂粉碎,农人把打碎的泥牛土带回去,撒到田野里,祈盼这一年能有好收成。

扬州还有一句农谚," 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 ",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丰乐上街西园饭店南边,从前有一个类似牌坊的门楼,上书 " 省耕旧舍 " 四字,是打春活动之后扬州官员举办 " 开耕 " 仪式的地方。

古时候,扬州地方最高官员必须驾车套犁,手扶犁稍,作耕地状,以示春耕开始。朱韫慧表示,在扬州古运河三湾的新庄,江都知县还要专门举行本县的 " 开耕 " 仪式。在一座三间瓦房两个庑廊的庙宇前,筑有土台,台上有雕有龙头的木牌,刻着 " 先农台 " 三字,祭祀先农诸神。地保、农户和知县一起祭拜土地社神,随后知县脱掉鞋袜,穿上草鞋,走到田里,手扶犁梢,扬鞭赶牛,燃放鞭炮,开始耕田,宣告新春已到,春耕开始。

除了迎春的仪式感,在吃上扬州人可不含糊。一直以来,扬州人还有吃春卷、春饼的习俗。俗话说:" 挑荠菜,拔茅针。" 清早,人们到田野挑刚长出的荠菜,叶上还闪烁晶莹的露珠,回家洗净和着肉末,做成馅包春卷和春饼。

同时,扬州还有 " 咬春 " 习俗。这个习俗里,必不可少的是吃萝卜,取自古人言:" 咬得草根则百事可为。" 扬州的 " 咬春 " 咬的萝卜不是普通的白萝卜,而是出产于江都嘶马的紫萝卜。因江都位于扬州的东部,紫色的萝卜应合 " 紫气东来 " 的吉祥语。在营养学上,萝卜能解春困,还有解酒、通气、健身、祛病的功效。

扬州的春,也常现于文人笔端,流传于千年古城的巷陌。李白就曾有《广陵赠别》曰:"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春到新年至,扬州的人们将开始用自己独有的习俗,开启新一年对即将到来的生活的向往。

相关标签

百事 李白 扬州 美好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