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02-06
新春走基层丨厚植精神沃土,培育文明乡风!榆中县全域打造移风易俗乡村品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榆中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实干民风,使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

抵制高价彩礼除陋习成长效机制

" 女儿出嫁是我们全家的大喜事,我们也没要彩礼,只要小两口过得幸福就好。此外,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也没少出力,张罗事前事后,可帮了大忙喽!" 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村民施少军说。

说起高价彩礼,高墩营村书记钱其峰颇有感触:" 从八十年代的‘三大件’,到新世纪的‘三金’,再到后来的房子车子票子,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攀比之风也开始盛行。近几年,县里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几乎人手一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将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势头压了下去,红白喜事有了标准,百姓负担轻了,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据了解,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是 " 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 ",村 " 两委 " 始终坚持以党风带民风,强化村党支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成立乡风文明建设小组,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职能标准,明确婚嫁彩礼、婚丧礼金、酒宴规模,农民群众逐步告别 " 高价彩礼 "," 低彩礼 " 蔚然成风," 零彩礼 " 也不断涌现,厚植新风正气,移风易俗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崇尚孝善文化聚和气营造向善氛围

" 天才,家里最近怎么样?"

" 好着呢,我妈过世了之后,家里面我都操心着呢,这会儿给兄弟吃饱了,领上去看社火排练。"

" 好着就对,我这里有几件娃娃们买的新衣裳,你们拿上。"

" 好的,那就谢谢天海老弟兄了。"

" 哈哈哈 …… 走,我们老汉们耍社火走。"

" 周天才是我县 2023 年第一季度的‘兰州好人’,苦命的人在大山深处感受着命运的变幻无常,赡养老人,抚养兄弟。" 分豁岔村支部书记漆晓平感慨地说,村里的民风在周天才的带动下变得和善,家家子女争着赡养老人,孝善文化就如咱们村的 " 烽火夕照 " 景点般,在兴隆山脚下,散发着文明新风尚。

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是 " 省级‘孝善文化’示范村 ",在充分利用景区资源的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构筑了完善的孝老、敬老、爱老、养老长效机制。通过 "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 " 引领示范,群众参与 " 兰州好人 "" 好邻居 "" 五星级文明户 "" 文明家庭 " 等评选情绪高涨,"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的良好风尚厚植于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擦亮幸福底色

" 老书记洪玉线带着我们走山东、转天津,定品种、育幼苗,从一穷二白的‘穷凉营’变成远近闻名的油桃村,再到后面搭建大棚,成为奶油草莓、车厘子采摘销售基地,转型不容易呐!还是那句老话,火车跑滴快,全凭车头带,我现在种着四棚草莓,每到元月份,价钱就好得很,每斤差不多在 50 元左右,今年每个棚能挣 3 万元,如今我们的草莓越种越甜,日子越过越好!" 村民刘键一边摘草莓一边说着。

" 我们曾是远近有名的油桃村,面对油桃品种老化、产量逐年减少、市场冲击严重的困境,村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拧成一股绳,带领党员群众再下山东、大连学技术,引进了樱桃、草莓、圣女果等新品种种植,甩开膀子加油干,众志成城开新篇,变成了如今新时代小康路上的‘洪亮营’。" 专业化管理党组织书记张春燕如是说。

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是 " 省级文明村 ",通过 " 干部带头干、党员带农户 " 的 "1+N" 方式,将村干部和党员责任捆绑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在实打实的需求中,看到村干部和带头人的行动,在积极注册龛谷樱桃、龛谷草莓、龛谷油桃商标的同时打造 " 一村一品 ",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发展后劲充足、集体经济多元、群众文化生活多彩的 " 和美洪亮营村 "。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榆中县正在打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乡风文明品牌,以强县域有力支撑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榆中,不断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蔡亚龙

相关标签

兰州 烽火 山东 天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