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4-02-07
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掠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泰安市灵山大街,风景宜人的东湖公园旁,矗立着一所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公立医院——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 1946 年,经过 78 年的风雨历程,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近年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步入高质量发展加速期,医院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紧紧围绕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 医院高质量发展 " 等重点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学科带动、人才强基、管理增效,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先后获得 " 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集体 "" 泰安市民满意医院 " 等荣誉称号。

聚焦民需 对标一流

激发学科建设新活力

一切为了人民,是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守的办院方向。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东

"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围绕老百姓看上病、看好病。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2019 年,张东任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长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张东对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有着深切地了解,对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地考量,按照 " 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医院 " 的工作思路,精心制定了医院发展规划。

为让人民群众在 " 家门口 " 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瞄准学科建设这一有力抓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优化学科建设布局,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壮大学科综合实力。

孵育优势学科集群,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医院持续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规划部署专题会,全面抓实学科升级。各学科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主攻专业技术方向,推动技术实力提档升级。以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相关专业资源,成立多学科诊疗分组,推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 " 一站式 " 诊疗服务。

强化特色专科培育,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医院坚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围绕 " 强势更强,特色更特 " 的目标,紧抓引才、育才、留才,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医疗骨干,通过 " 走出去 " 和 " 引进来 " 的模式,打造出一支医术过硬、医德高尚、梯次合理、服务优良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医院先后成立肿瘤血液内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神经内三科、胸外科等科室,扩建原有内镜中心、超声检查中心、检验中心、介入诊疗部等科室,打造微创胸外、腔镜手术、介入治疗、消化内镜下治疗等特色品牌,创建了区域内知名特色专科,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优势学科体系,多项技术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冠脉旋磨术、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等心脏介入手术在全市率先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联合亚段切除术、肺结节术前穿刺定位与术前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肩关节不稳关节囊重建术等新技术有效满足患者需求;4K 超高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外科各类腔镜手术、肩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及良性肿瘤、气管镜下肺肿瘤消融术、神经及外周介入等科技含量高、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在医院广泛开展。

近年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癌症中心投入使用后增加床位 80 张;房村院区成立运行后,各项工作迅速开展;康复医学中心增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儿童康复等项目,开放床位 75 张;建设中的岱岳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全面提高区域医疗影像服务水平;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骨科被确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积极对接上级医疗机构及外部优质医疗、学科资源,建立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2019 年以来,先后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省、市级三甲医院开展深度合作,成立 " 江学良教授工作室 "" 史继学教授工作室 "" 孟玲教授工作室 "" 黄正明院士工作室 ",借力外界优质资源,围绕医院学科发展实际,打造符合患者需求的强势学科,满足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好病的愿望。

​优化流程 智慧赋能

让百姓看病就医更便捷

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 " 痛点、堵点、难点 " 问题,是卫生健康领域坚持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的具体体现,也是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医院按照 " 互联网 + 健康 " 的思路,大力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信息化建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服务提升。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启用

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医院管理目标、促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举措。在 "2021-2022 年全省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 中,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四级评审,标志着智慧医院的建设又上新台阶。

为减少患者检查排队等待时间,医院积极改进门诊就诊预约流程,全面推进挂号、检查分时段预约。通过不断完善门诊检查预约服务,改善服务流程,既提高了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又实现了 "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23 年以来,医院陆续上线 " 床旁结算 " 和 " 诊间结算 ",有效避免了高峰期结算窗口排长队现象,极大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就医感受。

2023 年 6 月,医院将 40 余项服务业务进行功能整合、服务细分、流程优化,高标准建立了 " 一站式服务中心 "。在这里,所有的业务均能进行解答和办理," 疑难杂症 " 问题也能得到妥善处理。

2023 年 7 月,医院正式上线 "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 项目,借助智能服务平台,以 " 线上下单、线下上门护理 " 为主要模式,为慢性病、行动不便、术后、大病康复后、哺乳期等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延续到社区和家庭,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特殊护理需求。

近年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加工处理、挖掘分析等功能,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支撑。全面启动 DIP 支付方式改革以来,医院积极发挥信息化建设在支撑医院医保管理决策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 DIP 付费医保支付方式,主动规范诊疗和收费行为,真正做到了 " 降费用、惠民生 "。2023 年,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综合医院现场审核和二甲复审,首次获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 国考 "A 级,实现了等级跨越," 省考 " 连续两季度在全市名列前茅。医院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指引,认真落实国家绩效考核规定,吃透标准、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科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患者平均住院日、药占比、耗占比等考核指标均低于全市同级医院平均水平。医院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为突破口,践行了 " 让百姓在家门口少花钱、看好病 " 的承诺。

勇于担当 践行使命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受百姓信赖。如何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认真思考的课题。

医院专家下乡义诊

织密急救网,护航百姓健康。为发挥急救资源优势,医院相继在徂徕镇、化马湾乡、黄前镇、范镇、良庄镇、祝阳镇、大汶口镇、房村镇等十个乡镇建立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20 急救站,在泰安市东部、南部片区织起了一张 " 一点引十线 " 的急救网络。同时,医院相继完善各急救站点的硬件配置,优化 120 急救站的布局,以最大程度缩短急救半径,打通了一条高效、便捷、安全的急救绿色通道。

早在 2022 年,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志着医院急性胸痛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水平。医院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多学科协作等优势,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 " 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 ",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专业的规范化诊治。医院打造的胸痛中心急救体系建设模板深受业内认可,医院不断将成功经验推广普及到该领域建设中,分享实操经验,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 第一人民医院 " 模式。

医者之大,为国为民。作为一所公立医疗机构,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通过驻村帮扶、健康扶贫、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偏远地区百姓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近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 8 名医疗人员,赴喀什岳普湖县、重庆巫溪县开展对口支援医疗帮扶工作。支医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向支医所在地输送了先进技术、理念和经验,受到了当地卫生部门、单位同事和群众高度赞扬。同时,医院选派骨干医师到祝阳分院担任业务院长,加强重点帮扶领域,填补受援医院专业技术空白;选派骨干派驻马庄镇、山口镇开展 " 第一书记 " 驻村工作,充分发挥医疗行业特点,通过健康义诊、环境优化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扶,着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决贯彻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派出援鄂、援威、援淄、援枣等队伍驰援疫情发生地,院内扩建发热门诊,建立黄码医院为封控、管控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完成集中隔离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等,参加岱岳区全民核酸采集、检测工作 …… 无论是面对复杂疫情态势,还是在疫情常态化工作中,全院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良好精神风貌。

着眼全局 主动作为

开创 " 一院多区 " 发展新格局

作为坐落于市中心的医疗机构,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存在着发展空间受限、服务超载等现实问题。面对这种局面,院领导班子达成共识,直面问题、主动作为,制定了 " 一院多区 " 的发展思路。

2020 年,医院体检院区正式迁入泰城西部;2022 年以来,医院在不耽误正常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对老院区开启扩容改建模式;2022 年底,康复医学中心成立运行;2023 年,肿瘤血液中心住院部迁入新址;2023 年 11 月,房村院区正式成立运行 ……

专家团队正在手术

一个个节点,一条条举措,一幅幅现实图景,标志着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步入 " 一院多区 " 发展新时代。

" 一院多区 " 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院区超负荷服务的状态,也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扩容。与此同时,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持续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相融合,发挥品牌、学科、技术、人才优势,让各院区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技术与安全和医院文化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始终坚持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牢固树立 "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 的职业精神,以党建为引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 " 立足医院实际抓党建,立足患者安全提质量,立足百姓需求强技术,立足改善体验优服务,立足落实 DIP 管医保,立足服务临床做后勤 " 六个立足点,狠抓管理升级,推动医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百姓得实惠,全面打造人民满意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记者 : 于冰冰

通讯员 : 张妙娴

相关标签

高质量发展 医疗 医疗卫生 教学 绩效考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