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12
江苏睢宁:划旱船、落子舞、扭秧歌,舞动乡村过大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士刚 王庄园 记者 郑阳)春节期间,各地都充满浓浓的年味。年俗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每逢过年期间也会有划旱船的表演。从大年初一开始,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桃园镇袁店村的 82 岁退休教师张明华和他的伙伴们组成的旱船表演队走村串巷,到社区、到村民家划旱船、扭秧歌。氛围浓郁、动作自在豪放又轻巧敏捷的欢庆表演,承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对幸福生活的祝福。

2 月 12 日上午,大年初三,阳光明媚,喧嚣的锣鼓声早早地把在家的袁店村男女老少都吆喝到村部门前的广场上。“我们是二组的,昨天已在我们组演出过了,听说今天上午在村部演,我和老伴开着三轮车就追过来看了,这是咱老百姓的快乐,我们不是追剧,我们是在追快乐。” 80 岁张红林老两口高兴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说。

“玩旱船、落子舞,只在小时候见过,没有想到,现在家门口又能看见了。今天我妈让我带 2 岁的弟弟过来一起看。过年时候能看见这样的民俗表演,感觉很喜庆!”袁店村 16 岁的袁晓琴和弟弟看得特别高兴。

“过去,划旱船、扭秧歌,更多的是祈福,希望新年风调雨顺。现在,我们生活都很幸福,为高兴而高兴。”表演队里最“年轻”的 56 岁舞者张新梅,满脸的汗水遮不住幸福的笑。

“过年了,能把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我们也高兴!”张明华边敲鼓边说,“我们早早就扎好了旱船,排好了节目,已经演出 15 场次了,还有两家预定好了,没想到,咱老百姓的乐趣影响这么大。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好了,就图一个乐和劲儿!”

张明华老人的表演队成员年龄基本都在 60 岁以上,平常大家伙凑在一起唱唱跳跳,经常在村里为群众义务表演节目。张明华介绍,旱船划起来、秧歌舞起来、落子舞跳起来,浑身都是劲儿呀,我们在乡村一直舞,震天响的锣鼓声和着舞步,预示着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这个春节,我们镇 25 个村都有自己编排的娱乐活动,文化站有责任和义务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各村的锣鼓队、秧歌队全部都动来,群众自发走上街头去表演,这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上传统文化。”桃园镇文化站负责人王书平说。落子舞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 400 多年的历史,充满着浓厚的青春活力与阳刚之气,又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2006 年,睢宁落子舞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据了解,今年春节前后,睢宁文化部门组织睢宁县百姓文化艺团、睢宁县弘翔民间艺术团等 5 家省级文化团队,同时指导全县 400 个行政村(社区)自发组织的表演队。这些民间艺人活跃在睢宁城乡,他们既挥洒对生活的热爱,又向群众展示舞龙、旱船、秧歌、落子舞等 10 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品民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