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17
春节我在岗|接生、拔鱼刺、做手术,这个假期连云港的医生有点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这个春节,如同电影《热辣滚烫》一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也上演着一幕幕的 " 热辣滚烫 ":7 天接生 91 个龙宝宝,6 天为 62 人次清除 " 咽喉异物 ",6 天做了 16 台心梗手术。白衣天使们用一身身的疲惫换来大家健康,用一次次的坚守守护着春节安宁。

△接生龙宝宝

91个龙宝宝开启 " 热辣滚烫 " 的人生

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大年初一凌晨 1:34,一声响亮的啼哭唤醒龙年第一抹春光,"4130 克,是个男孩!"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位龙宝宝在父母和医护的美好祝福下降生,新生的力量温暖着产房里的每一个人。

从除夕到大年初六,91 个龙宝宝顺利出生,仅大年初六这一天,就有 40 名龙宝宝排队报到,迫不及待开启属于他们 " 热辣滚烫 " 的人生。

这个春节,为保障孕妈和宝宝们的平安,该院产房全员在岗。" 我们已经习惯这样的过年方式,每年过年都能亲手迎接这么多新年宝宝,真的很开心!" 产房护士长李欣说道。

△照顾新生龙宝宝

拔鱼刺的异物钳差点供应不上

" 一个晚上接诊了 20 多名咽内异物患者,大部分是因为卡鱼刺,还有两三岁的小朋友因误食瓜子壳,来院就诊的。"

据该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值班医生徐艺溪回忆,大年三十晚上异常忙碌,科室常备的 10 把异物钳都不够用,从手术室借了 4 把,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情急之下科室联系行政总值班,随即,消毒供应室对已使用过的异物钳进行应急消毒,保障异物钳供应,多方合力为患者 " 拔鱼刺 "。

据了解,除夕至初五,因 " 咽内异物 " 到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就诊的人数为 62 人次,其中大年三十晚上就占了三分之一,拔鱼刺的钳子差点供应不上,年夜饭吃得那叫一个 " 热辣滚烫 "。

△为患者拔鱼刺

6天 16 台心梗手术为生命奔跑

大年初五傍晚,42 岁的张先生(化姓)在长途驾驶 10 个小时后,感觉很累,途经连云港时开到宾馆决定先休息。

不料,晚上9点,突然感觉胸痛不舒服,并且越痛越厉害,家人赶紧拨打 120 将其送到该院通灌院区急诊抢救室,急诊医生经过仔细问诊发现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紧急启动救治流程,迅速为患者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从患者躺上手术床到开通血管,用时不到 10 分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

除夕至初五,心内科一共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 67 人,其中危重症患者为 33 人,急诊 PCI 手术患者 16 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一直处于满床状态。

据了解,从除夕至初六,该院神经介入科一共收治了 7 名突发急性脑梗患者,经手术均恢复很好。科室值班医生徐英达,一天就连续做了 4 台急诊血管内介入取栓手术。手术全部完成的那一刻,他脱下了沉重的铅衣,手术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抬眼看了看时间,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6 点。

谈到春节期间没能在家陪伴亲人时,徐英达说:" 总要有人坚守,总得有人付出,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这是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为心梗患者做手术

从医 42 年老专家,春节坐了 5 天门诊

大年初一,消化内科专家巨卫平准时来到门诊,病人量虽然较平日少,但是来就诊的个个都特殊," 大年初一来看病的,都是确实重,本来想拖一拖等年后,但是有些毛病越拖越重。" 过年期间来就诊的,除了慢性病急性发作、暴饮暴食的,还有很多是平时子女在外,趁着春节假期回来带着老父老母来看病。

大年初三起,门诊量开始增长,一天看了 50 个病人,幽默风趣的巨主任一边看病一边和病人聊天宽慰," 现在的消化疾病,有不少因为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医生既要懂得治病也要注意疗心。"

△巨卫平在坐诊

从医 42 年,巨卫平的每个节假日几乎都在医院度过,今年的除夕、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分别在一院两区的专家门诊,病房里的重病人随时要想着。" 不管年龄多大,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为病人的这颗心依然热辣滚烫!"

通讯员 江荣 王龙 柳图南 陈关巧 唐晗涵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晓宇

(医院供图)

相关标签

春节 医生 除夕 连云港 过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