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奋进的 " 春之声 ",总是先从湖湾传来。
17 日,正月初八,"2024 年太湖湾科创带滨湖产业发展暨‘双招双引’动员大会 " 召开。
大会公布了该区今年十分具体的招商目标,在拿到各自目标责任书后,湖湾各地各级一一作出了 " 锚定目标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奋斗每一天 " 的务实表态。
2023 年,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 1110.58 亿元,增长 6.5%,增速无锡第一。在市重点监测的 12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 6 项指标增速位列全市前三。
" 在投资方面,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在手项目、加强外资跟踪服务、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加大‘走出去’招商推介力度,抓紧形成更多实物量。"
8 日召开的全市经济运行基层座谈会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可以快一些。
拿到 GDP 增速 " 第一 " 的滨湖区,显然在高质量发展上是有条件快一些的。
在这次 " 双招双引 " 动员大会上,滨湖区委主要负责人说,滨湖多年的 " 新春第一会 " 均聚焦 " 双招双引 ",目的就是要树立 "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狠抓项目、重抓招商 " 的鲜明导向,动员全区上下以全员参与、全时拼搏、全力以赴的冲劲干劲,将产业培育做优、做强,将招商引资抓实、抓细,合力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01
GDP 增速
前三年,一年上一个台阶
读懂一个区域的经济大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一面直观的 " 显示屏 "。
2021 年,滨湖 GDP 为 982.56 亿元,增速 9%,全市排第四。
2022 年,滨湖 GDP 为 1057.87(在历经 2018 年区划调整后再破千亿元)亿元,增速 3.8%,全市排第二。
2023 年,滨湖 GDP 为 1110 亿元,增速 6.5%,全市排第一。
从第四到第二,再到第一," 十四五 " 的前三年,滨湖 GDP 增速一年上一个台阶,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迈着大步。
站在 GDP 增速 " 无锡第一 " 这一高点之上,新一年滨湖明确,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 增长的预期目标为 6.5%。
虽然还是 6.5% 的增速,但在 "GDP 总量更大 " 的新体量上,要实现新的增速目标显然难度更大,但滨湖的决心也强,从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拿到 2023 年 GDP 增速 " 第一 " 的湖湾,2024 年的 " 双招双引 " 的狠劲更足。
2023 年,滨湖招商成绩——
全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61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50 亿元以上项目 3 个。
全区落户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 1568 个,创历史新高。
落户 2 亿元以上功能性服务业项目 7 个,5000 万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 44 个。
有短补短,有弱补弱。2024 年新春第一会,滨湖再次聚焦 " 产业发展 ",发力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对比 2023 年招商成果可以发现,滨湖今年将发力在 50 亿元、100 亿元项目上取得更多突破,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 " 磁场效应 "。
值得一提的是,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滨湖 2024 年提出了 "543+X"(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旅游 5 大优势产业,数字影视、两机、低碳环保、创意设计 4 大特色产业,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科技 3 大未来产业)产业新体系,新增的 "X" 剑指更多未来产业领域,加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02
双招双引
两张图,掀起招引新浪潮
2024 年江苏新年第一会是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议,强调抓项目要注重 4 个 " 看 " 与 " 更看 ":看数量更看质量效益;看体量更看科技和绿色含量;看财税贡献更看带动引领效应;看当下产出更看未来竞争力。
2023 年年底,无锡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既要强化集群招引,引进投资规模大、发展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又要开展链主型龙头企业招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拓展招商渠道上,要加快形成覆盖海外重点国家地区和国内重点城市的境内外招商网络体系。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环太湖科创圈和太湖湾科创带等多个重要战略的推进节点,2024 年滨湖将从持续勾勒招商工作 " 精准化 " 路径图和深化招商渠道 " 多元化 " 作战图两方面发力,全面掀起新一轮 " 矩阵式 "" 立体式 " 招引浪潮。
勾勒招商 " 精准化 " 路径——
★招引 " 好而缺 " 的强链补链项目:瞄准细分赛道,编制靶向招引图,形成产业招商全景式路径图。
★招引 " 优而美 " 的优质产业项目:关注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独角兽等高新技术企业,招引一批税源型、总部型、科技型优质项目。
★招引 " 新而强 " 的未来产业项目:密切跟踪科技变革趋势、产业发展规律和赛道成长逻辑,精准招引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未来项目。
深化渠道 " 多元化 " 布局——
★国内活动挖潜增效,整体谋划全年招商活动,优化更新投资热力图、招商推介手册,更加有效匹配投资意向,提供精准服务。
★全球招商布局密集,统筹开展全球经贸活动,策划好德意法、新日韩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活动,用好第二批大湾区招商驻点专班,有效提高滨湖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滨湖。
这次会议同时要求,各地各级一把手要当好 " 一号招商员 " 和 " 一号服务员 ",推进项目闭环机制落实。
03
布局未来
十园区,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城之基,园区是承接项目落地、承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1 月 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产业发展,到 2027 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明确:要加速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加快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的《滨湖区高质量产业载体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将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 " 四位一体 " 的全新产业载体矩阵,整体布局 60 个特色园区,加速构建独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当天,峰影合成生物装备产业园、申威信创产业园、南泉民用航空产业园、汇创算力数据产业园、孟村专精特新协同创新产业园、湖滨路元宇宙文创园、" 锡芯谷 " 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园、蠡湖未来城 AI 产业园、夏家边数字科技园和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 10 大未来产业园揭牌,涉及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元宇宙、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方向,与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 不谋而合 "。
在推动 " 十大园区 " 发展上,滨湖将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在纵向产业链条、横向产业圈层上寻找适合的产业标的,切实将园区打造成为竞逐 " 未来赛道 " 的主阵地和新质生产力的强载体。
在坚持 " 特色 + 品牌 " 建未来园区的同时,滨湖还在加速推进 " ‘连片 + 熟地’腾土地 " 和 " ‘速度 + 效益’优载体 ",不断放大湖湾土地的承载力和价值。一方面,加快对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加速腾出 1500 亩工业用地,为承接重大项目备足优质空间。另一方面,全力提速产业载体建设,3 年内新建 300 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坚持 " 向平方米要效益 ",进一步提升载体的产业集聚度,打造更多总部楼宇和亿元楼宇。
"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这是龙年新春最流行的暖心问候,前句的含义是群龙腾飞、气势磅礴的景象。
太湖北岸、西向湖湾,滨湖南部金边—— " 太湖 108 公里廊道 " 上,从东到西,既依次布局了红沙湾科学城、蠡湖未来城、运河湾现代城、九龙湾智造城和灵山湾生态城等 " 五湾五城 ",还分布着龙寺、龙潭、龙山步道、龙头渚等许多龙文化、龙精神的历史遗存。
时光见证前行步伐,岁月铭刻奋斗足迹。
攀高比强,湖湾从未停下步伐。
甲辰龙年,在合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这片湖湾正呈现出 " 群龙腾飞 " 的另一番新景象。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