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2 月 18 日,淮安召开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几年,淮安一直把项目和营商环境作为 " 新春第一会 " 主题,再次邀请年度经济人物在主席台就座,更加释放了强烈的抓工业、攻项目、优环境的信号。
强调四个 " 硬 ",唱响重特大项目主旋律
大会提出四个 " 硬 ",分别为 " 硬道理 "" 硬支撑 "" 硬招子 "" 硬队伍 "。现代快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3 年,淮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 亿元、规上工业投资突破 1000 亿元,淮安在建百亿级产业项目 11 个、其中首期竣工 8 个,数量、体量、质量均创历史之最。
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 " 压舱石 ",是提升城市能级的 " 点金石 ",更是锤炼过硬队伍的 " 磨刀石 "。只有谋划实施更多项目,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强能级,才能真正建强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交通枢纽、绿色生态、营商环境五个支撑,建成群众自豪、外界认可、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2023 年,淮安分批次选派干部到 " 双招双引 "、项目帮办等经济一线 " 淬火 " 历练,推动项目攻坚接续突破,2024 将继续以项目攻坚为载体,让更多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磨炼提升,让懂产业、通项目、善服务、有激情成为淮安干部的鲜明特质,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大会上讲的 四个 " 硬 ",最根本的是要有 " 硬队伍 "。这与淮安市委提出把 " 干部会不会干 " 作为今年重点解决好的五个方面问题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史志军强调,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昂扬 " 生龙活虎 " 的精神状态,激发 " 龙腾虎跃 " 的拼劲冲劲,在攻项目、优环境中勇挑重担、勇争一流,在攀高比强、跨越赶超中再创佳绩、再谱新篇,为在新征程上更好展示 " 象征意义 " 作出更大贡献。
出台系列文件,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淮安营商环境整体改善,评价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三。但是,在前期调研和客商反映的情况来看,淮安对营商环境的自我感觉与企业实际感受有差距。史志军对此点出三个方面问题:有没有真正做到 " 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 "?有没有真正朝着 " 四最 " 的方向去努力?有没有真正把企业和企业家当作最重要的资源?
当前," 新三样 " 等产业竞争激烈,动作稍有迟缓就可能失去先机、错过迭代。当天会上还出台了《淮安市 2024 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计划》《淮安市 2024 年度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考核办法》《淮安市建设 " 四最 " 一流营商环境 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史志军提出,坚定实干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是今年全年工作的导向。要全力以赴攻项目,拼出产业发展新局面。把招商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各级 " 一号招商员 " 示范引领作用,建强淮安招商骨干专班,加强驻外招商力量充实和考核管理,全面激发招商动力、兴起招商热潮。
要多措并举育企业,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健全市领导挂钩、百亿培育企业项目 " 直通车 " 等推进制度;努力打造更多专精特新 " 小巨人 "、制造业单项冠军;当好企业上市的 " 引路人 "。
衡量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企业愿不愿意追加投资、会不会介绍别的客商来。淮安强化用户思维,把服务做到企业家心坎上,要重点把握 " 办事便不便利 " " 投资实不实惠 "" 企业家受不受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淮安以人大立法形式,将清江浦开埠日 7 月 5 日定为 " 淮安企业家日 ",以这个淮安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向企业家致敬。
会议播放营商环境建设专题片,通报表扬了 2023 年度在经济建设、项目攻坚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进行了颁奖,各县区园区递交了项目攻坚工作目标责任状,部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作交流发言。
(管伟法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