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机勃发的时节,抓好 " 一年之计 ",便能为全年奋斗起好步、开好局。2 月 19 日农历初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如期而至。无锡连续九年以 " 新春第一会 " 形式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对生态文明的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提出 "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 命题。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无锡,坚持绿色化转型,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 " 太湖美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此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一份《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无锡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无锡未来如何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进行最直接、最可感的规划体现。
无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 " 好颜值 " 转化为金山银山 " 好价值 ",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城市范例。
01
超百亿治太资金接续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太湖治理工作。2023 年 3 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两次提到太湖。2023 年 7 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又对包括太湖在内的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全面加强太湖综合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太湖水质藻情达到 2007 年以来最好水平,首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 " 良好 " 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 55,首次未发生异常水体,湖心区水质首次达到Ⅲ类,贡湖湾全年未出现蓝藻水华。—— 2023 年,无锡太湖治理有了质的突破。数据显示,2007 年以来,无锡累计投入 1000 多亿元实施太湖治理重点工程,总磷、总氮浓度和藻情处于 2007 年以来最好水平,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创十六年以来最佳。
" 太湖水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可喜的变化,这既是一个骄人的成绩,但同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 新的一年,无锡将饱含着对 " 母亲湖 " 的深切情感,以 " 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 的责任担当,在太湖治理保护上继续发力。
" 加快建设年度投资超百亿元的 10 大类 204 个治太项目,为新一年安全度夏打开空间、做足准备!"" 新春第一会 " 上,太湖治理新目标任务下发。
宜兴作为太湖的上游区域,在新一轮太湖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将始终把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打造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 宜兴生态环境局局长唐凯表示,接下来宜兴将在工业、农业和生活源治理上狠下功夫,力争实现主要入湖河道总磷达二 " 保四争五 ";全方位排查整治城区镇区劣质重点河道排口,不断提升支浜水质;持续开展太湖、滆湖生态修复,力争用两年时间初步建成两湖水生态涵养区。
" 新的一年,我们将压茬推进到 2030 年完成 3456 万方太湖生态清淤任务,更好发挥新型高效清淤固淤一体化智能环保装备平台(船)作用,加强淤泥多渠道处置利用,确保完成 425 万方年度任务。" 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表示,除此之外,湖滨湿地带、梅梁湖湖滨湿地带试点工程、太湖西沿岸湿地带项目等建设与规划也将陆续推进 …… 一幅 " 只此青绿 " 的湖滨新画卷跃然眼前。
在此次大会上,《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无锡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对太湖湖区提出生动畅想:到 2030 年,绿色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达到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定达到 55 以下,太湖打造成为全国湖泊治理标杆。到 2035 年,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达到 50 以下,太湖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
02
谋深谋细 更深层次攻坚污染防治
全省 PM2.5 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唯一 " 双达标 " 城市,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均位列全省第一;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 95.8%、同比提高 1.4 个百分点,其中河流型断面优Ⅲ比例继续保持 100%,全省唯一监测到Ⅰ类水质,创有纪录以来最好水平 …… 打开 " 无锡 2023",这幅青绿卷轴令人心动。2024,无锡将继续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拿出硬招实招新招,昂扬 " 四敢 " 精神,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在精准治气上,加快重点企业深度治理,推动重点园区、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加速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推广零排放重型货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替代,加快全电工地建设;加强城市深度保洁,严控工地扬尘,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
在强化系统治水上,聚焦河道治理,逐条开展沿河 ( 湖 ) 污染源排查专项整治,将主要入湖河流及其支浜全部纳入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范围;紧盯面源污染,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推进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和池塘标准化改造;强化重点保障,深入开展强降雨期间水质保障、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
在强化科学治土上,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开展周边监测和自行监测质量检查,提升监测质量;推进关闭遗留地块管控和利用,抓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盘活城市空间;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背景值调查,弄清全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状况。
在强化综合治废上,高质量开展全域 " 无废城市 " 建设,着重推进固废治理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加快打造 " 无废城市 " 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筹提升固体废物智慧监管水平。
会上,各部门领取了《2024 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及《2024 年全市河长制工作与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任务书》。
" 今年的任务书为‘一书四清单’架构,在治污攻坚方面共排定 35 项量化指标和 161 项重点任务,太湖综合治理方面共排定 116 项重点任务和 204 项工程项目。" 市太湖办副主任、市攻坚办专职副主任奚河表示," 会后,我们将迅速落实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秉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以 " 创新 " 的思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 " 不变 " 的执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 " 率先中争先 " 的干劲,绘制生态环境 " 高颜值 " 与经济发展 " 高素质 " 协同互促的美丽无锡新画卷!"
03
精心织 " 绿 " 让市民充满获得感
" 希望无锡的天更蓝,水更清。"
" 希望无锡将人文和自然能更巧妙地融合,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将一些污染排放管制好。希望市民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
" 希望新的一年可以从更多渠道看到对无锡的生态进行宣传,让更多人能了解到无锡的美丽。"
……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 " 必答题 "。
来自市民的期盼,是最真实的心声。这些年,无锡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是多年工作积累的成果。新的一年," 绿色规划图 " 已然清晰:高标准建成 680 条美丽幸福河湖,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 " 六水共治 "。推进全市 7486 家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及验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 300 个。加快长江 " 三乱 "、河湖 " 两违 " 项目整改验收,加快窑港口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 25% 以上。做优做强 " 太湖 108 廊道 " 特色文旅品牌,高标准建好无锡太湖植物园、太湖自然资源博物馆等地标项目。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无锡还将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新动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筑支撑全面绿色转型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治理体系、政策体系、生活体系。牢记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化转型的明确要求,加快建设提升更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加大 " 绿岛 " 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推动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积极运用 EOD 模式策划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让全体市民舒适地生活在蓝天之下、清水之畔、净土之上、绿色之中。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永葆 " 探路者 " 的姿态和 " 挑大梁 " 的自觉是自我加压的必然选择,是追赶超越的充要条件。2024 年全市将开启 " 美丽无锡 " 建设,同时也是《无锡市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 — 2024 年)》的收官之年。无锡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在污染防治上保持定力、在保护修复上精准发力、在绿色低碳上持续用力,更好呈现江南水乡、太湖明珠之美,为美丽江苏建设贡献无锡力量。
来源:无锡博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