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20
从“一图观”到“一图管”,这份长三角示范区的“体检报告”请收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20 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沪苏浙两省一市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召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研讨会,正式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 年度)》。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首次对国务院批复的示范区总规实施进行的全面体检,标志着示范区总规实现编制、审批、实施、体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从 " 一图观示范区 " 到 " 一图管示范区 ",将有力支撑跨省域法定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体检评估报告认为,示范区揭牌成立以来,两省一市严格落实示范区总规要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持续优化,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成型,有力支撑了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示范区总规指导下,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交通、生态、水利、产业、文旅等八个重点专项规划、水乡客厅等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先后编制完成并批准实施,实现了示范区总规的精准纵向传导。" 跨域一体、区域协同 " 的 "1+1+N+X"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构建成型,跨区域空间协同治理机制取得新突破。

示范区严守生态和安全底线,自然资源本底保护呈现新态势,划定了 66.54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实施中进行严格保护,守牢底线;确定了 76.6 万亩耕地保有量,2022 年现状耕地规模比保护目标净增 9 万余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43.32 平方公里,经体检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内无违规新增建设行为。

示范区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落地,国土空间格局展现新风貌,成立四年来共推进 145 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 " 一河三湖 " 等重点生态工程,太浦河共保联治先行工程、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元荡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全线贯通,跨域一体的生态格局进一步锚固。

同时,示范区加快促进生态优势转化,绿色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 3.81%,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提升了 19.6%;全面推动空间功能优化配置,一体化空间协同稳步提升,截至 2022 年底,已发布 3 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清单,涉及 45 项便民惠民政策。

此外,体检评估报告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议举措:一是加快推进示范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审批,促进示范区规划一体化实施管理;二是继续强化底线管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全过程管理,健全规划实施监测预警和动态更新机制;三是加强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示范区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四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持续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五是加快补齐区域设施短板,进一步推进跨区域空间协同,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龙秋利

相关标签

体检 长三角 自然资源部 gdp 研讨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