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2-26
【狮子王第一奇书笔记】金瓶梅第九十二回:一只流浪的簪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知真性归何处,

疑在行云秋水中。

——金瓶梅

一、

本书第六十二回," 潘道士法遣黄巾士, 西门庆大哭李瓶儿 ",写李瓶儿新故,应伯爵过来安慰西门庆:

我到家已是四更多了,不想刚睡下就做了一梦,梦见哥说一根簪子折了。我瞧了半日,对哥说:‘可惜了,这折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硝子石。’哥说两根都是玉的。我醒了,就知道此梦做的不好。等到天明,教我只顾跌脚,果然哥有孝服。

西门庆道:" 我昨夜也做了恁个梦,和你这个一样儿。梦见东京翟亲家那里寄送了六根簪儿,内有一根硝石折了。我说,可惜了。醒来正要告诉房下,不想前边断了气。"

应伯爵是揣摩人心的高手,他做梦都能梦到西门庆的家事,足见对西门庆关切之深。他梦到那只碎掉的簪子,自然是李瓶儿。西门庆梦见的那六根簪子,穿越时空,被视为金陵十二钗的源头。‍‍‍‍‍‍

二、

孟玉楼改嫁李衙内,这李衙内先头有一个娘子,去世后留了一个使女在衙内身边,名叫玉簪。这玉簪有点儿像潘金莲房里的丫环秋菊,或者西门庆的姑娘西门大姐,不但长得不出众,脑子还有点不好使。大娘子死后,玉簪大概觉得自己上位的时候到了。偏偏李衙内娶了孟玉楼,这玉簪就嘟嘟囔囔的不听使唤。

一日热天,也是合当有事。晚夕衙内分付她厨下热水,拿浴盆来房中,要和玉楼洗澡。

玉楼便说:" 你交给兰香热水罢,休要使她。"

衙内不从,说道:" 我偏使她,休要惯了这奴才。"

玉簪儿见衙内要水,和妇人共浴兰汤,效鱼水之欢,心中正没好气,拿浴盆进房,往地下只一墩,用大锅浇上一锅磙水,口中喃喃呐呐说道:

" 也没见这浪淫妇,刁钻古怪,禁害老娘!无故也只是个浪精屄,没三日不拿水洗。像我与俺主子睡,成月也不见点水儿,也不见展污了什么佛眼儿。偏这淫妇会,两番三次刁蹬老娘。"

李衙内听见,精脊梁趿着鞋,向床头取拐子,就要走出来。

孟玉楼忙拦阻住,说道:" 随她骂罢,你好惹气。只怕热身子出去,风试着你,倒值了多的。"

衙内哪里按纳得住,说道:" 你休管。这奴才无礼!"

向前一把手采住她头发,拖踏在地下,轮起拐子,雨点打将下来。饶玉楼在旁劝着,也打了二三十下在身。打的这丫头急了,跪在地下告说:" 爹,你休打我,我想爹也看不上我在家里了,情愿卖了我罢。"

衙内听了,亦发恼怒起来,又狠了几下。

玉楼劝道:" 她既要出去,你不消打,倒没得气了你。"

衙内随令伴当叫将陶妈妈来,把玉簪儿领出去,卖了。

作者拉拉杂杂写这一段,莫名其妙的出来一个使女玉簪,让人觉得多余。写到孟玉楼出嫁完毕又有何不可?‍‍‍‍‍‍‍‍‍‍

洗澡,不单纯是爱卫生,还因为洗澡有诸多故事。

本书第二十七回 ,"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第二十九回, " 吴神仙冰鉴定终身,潘金莲兰汤邀午战 ",都是极为香艳浓烈的色欲描写。但是只和李瓶儿、潘金莲相关,与孟玉楼无涉。

如今,遇到李衙内,孟玉楼似乎才终于得偿所愿。

然而,插入使女玉簪是什么意思呢?是为了回应昔年潘金莲兰汤午战?‍‍‍‍‍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句诗刻在孟玉楼的簪子上。

张竹坡说:" 玉楼之名,非小名,非别号,又非在杨家时即有此号,乃进西门庆家,排行第三,号曰玉楼,是西门庆号之也。号之云者,作妾之别说也。"

这只簪子,孟玉楼先送给西门庆。

第八回," 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潘金莲发现了这只簪子:潘金莲向西门庆头上拔下一根簪儿,拿在手里观看,却是一点油金簪儿,上面钑着两熘字儿:"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便是孟玉楼的簪子。

潘金莲送给西门庆的簪子,西门庆醉酒丢了,孟玉楼送给西门庆的簪子,西门庆依然没放在心上。

第八十二回 ," 陈敬济弄一得双, 潘金莲热心冷面 ",这只簪子竟然又丢在花园里,被陈敬济捡到了。

潘金莲见到这只簪子,心道:" 怎生落在他袖中?想必他也和玉楼有些首尾。不然,他的簪子如何他袖着?怪道这短命,几次在我面上无情无绪。我若不留几个字儿与他,只说我没来。等我写四句诗在壁上,使他知道。待我见了,慢慢追问他下落。"

女诗人于是取笔在壁上写了四句:

独步书斋睡未醒,

空劳神女下巫云,

襄王自是无情绪,

辜负朝朝暮暮情。

如今潘金莲已死,孟玉楼改嫁,陈敬济手里拿着这只簪子,心头浮想联翩。

李知县三年任满,在浙江严州府做了通判。陈敬济就要把这根簪子做个证儿,赶上严州去。只说玉楼先与他有了奸,与了他这根簪子,不合又带了许多东西,嫁了李衙内,都是昔日杨戬寄放金银箱笼,应没官之物。‍‍‍

见到孟玉楼,敬济笑嘻嘻向袖中取出一包双人儿的香茶,递与妇人,说:" 姐姐,你若有情,可怜见兄弟,吃我这个香茶儿。"

说着,就连忙跪下。

这一跪,让人不能不想到昔年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彼时的西门庆,也是借着拾筷子,在潘金莲绣花鞋上一捏,双膝跪下:娘子可怜小人则个。‍‍‍‍

但彼时的西门庆和潘金莲,郎有情妾有意,此刻的孟玉楼李衙内正处于蜜月期,陈敬济落魄不堪,孟玉楼怎可能想到陈敬济!‍‍‍‍‍‍‍‍‍‍‍‍‍

孟玉楼和李衙内设计构陷陈敬济,本以为水到渠成,哪想到计划失败,反倒使得自己的父亲李通判受辱。

知识分子李通判便对夫人大嚷大叫道:" 养的好不肖子,今日吃徐知府当堂对众同僚官吏尽力数落了我一顿,可不气杀我也!"

喝令左右:" 拿大板子来,气杀我也!"

即令左右雨点般大板子打将下来。可怜打得这李衙内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夫人见打得不像模样,在旁哭泣劝解。孟玉楼立在后厅角门首,掩泪潜听。

当下打了三十大板,李通判分付左右:" 押着衙内,实时与我把妇人打发出门,令他任意改嫁,免惹是非,全我名节。"

那李衙内心中怎生舍得离异,只顾在父母跟前啼哭哀告:" 宁把儿子打死爹爹跟前,并舍不的妇人。"

李通判把衙内用铁索墩锁在后堂,不放出去,只要囚禁死他。夫人哭道:" 相公,你做官一场,年纪五十馀岁,也只落得这点骨血。不争为这妇人,你囚死他,往后你年老休官,倚靠何人?"

李通判道:" 不然,他在这里,须带累我受人气。"

夫人道:" 你不容他在此,打发他两口儿回原籍真定府家去便了。"

通判依听夫人之言,放了衙内,限三日就起身,打点车辆,同妇人归枣强县里攻书去了。

这一段,便是红楼梦中贾政笞挞贾宝玉的由来!

金瓶梅以物寓意,有潘金莲的绣花鞋,有孟玉楼头上的簪子。

孟玉楼在李衙内家里遇到的使女为什么偏偏叫 " 玉簪 " 呢?玉楼和玉簪是偶然的相遇吗?‍‍‍

张竹坡注意到玉楼和玉簪的关系,他以为,西门庆好财,读书人好名。玉楼人醉杏花天,杏花是状元之花,李衙内是读书人,自然好名。但是读书人也最易为名所累,如今李衙内赶走玉簪,也就是远离了虚名。赶走玉簪,又买了丫鬟满堂红,和杏花相配,相得益彰,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说法不被后人认可。文龙以为,九十回之后,作者江郎才尽,语言颠倒,笔墨生疏,张竹坡纯属多虑。田晓菲不能同意两人的看法,她以为,李衙内痛打驱散玉簪,乃是作者借以表达孟玉楼在西门床家中受到的委屈,从此一扫而空,生活的阴影借此消散,孟玉楼由此过上没有阴影的生活!

我觉得张竹坡牵强附会,但是又常常被他说服。我觉得后十回确实单薄,但要因此否定作者,也不心甘。但要像田晓菲所讲,更不能说服我:须知,孟玉楼自身便是一只簪子,要痛打簪子不是太过勉强吗?陈敬剂此后送来的簪子难道孟玉楼从此扔了?玉簪的名字,总不是随意叫的吧?‍‍‍‍‍‍

我一直以为,只有曹雪芹才真正读通了金瓶梅,只有曹雪芹才真正看懂了这根簪子!

我读到这里,会隐隐约约想到红楼梦中的真假宝玉。

孟玉楼的簪子一直戴在头上,仿佛她的魂魄,寄托着她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在嫁给西门庆的时候,她把这根簪子送给了西门庆,可惜,西门庆完全不以为意,从此,这只簪子颠沛流离,孟玉楼失魂落魄。" 行过处花香细生,坐下时淹然百媚 ",这个曾经充满风度的女人,和潘金莲一般,身处下贱,尘灰满面,成为惹人讨厌的心机婊。

孟玉楼和李衙内的相遇,不过是当年孟玉楼和西门庆相遇的翻版。作者写李衙内:一生风流博浪,懒习诗书,专好鹰犬走马,打球蹴踘,常在三瓦两巷中走,人称他为 " 李棍子 "。

这样的男人,和西门庆有何区别?甚至不如西门庆,更像陈敬济,一个纨绔子弟尔!‍‍‍‍‍‍‍‍‍

这样的一见钟情,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从潘金莲到孟玉楼、王六儿、韩爱姐,金瓶梅的作者何曾肯定过一见钟情?在作者看来,未经考验的感情不是真情,是真性!

使女玉簪的出现,不过是欲望的肉身复活。兰汤午战,不过是要还孟玉楼的肉体欲望。李衙内赶走玉簪,不过是证明肉身欲望的不可靠。那只是一个假宝玉!是一根无字簪!这个玉簪不过是要告诉孟玉楼,你遇到的,不过是一场婚姻,你修复的,不过是对欲望的想象,复活的兰汤午战,不过是向潘金莲西门庆这些人证明,我孟玉楼也可以了!

但这不是爱!真正的爱,连孟玉楼都忘了!‍‍‍

陈敬济辗转带来的,才是那根刻了字的、跌落尘埃的簪子!金瓶梅的作者怎么可能让这根簪子无果而终!

李衙内被父亲打的皮开肉绽,依然啼哭哀告:" 宁把儿子打死爹爹跟前,并舍不的妇人。"

孟玉楼立在后厅角门首,掩泪潜听。

在孟玉楼落泪的那一刻,那根蒙尘的玉簪复活了,孟玉楼复活了!充满心机的孟玉楼,变成了一个富有真情的女人!

因为李衙内的真爱,那根经过泪水和真爱擦洗的簪子,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簪子,复活了!‍‍‍‍‍‍‍‍‍‍‍‍‍‍‍‍‍‍‍

我自知这样的解释难免穿凿附会之嫌,但是随着对金瓶梅的阅读,我再也不能接受金瓶梅是一本无爱的小说。金瓶梅前半段讲欲,后半段讲爱,作者一层一层把爱递解出来。孟玉楼是作者极为看重的女人,她颇似薛宝钗,张竹坡甚至以为孟玉楼是作者自喻。作者怎么可能轻易了结孟玉楼!‍‍‍‍‍‍‍‍‍

孟玉楼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西门庆的女儿西门大姐,自缢在陈敬济家里。这个女子实在经受不住陈敬济的殴打和羞辱,到半夜,用一条索子悬梁自缢身死,亡年二十四岁。

西门大姐死于八月二十三日三更时分,本书第五十九回,西门庆与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受惊而死," 时八月廿三日申时也 "。

竟然是同一天!

读到此处,不由心里一阵骇怕,金瓶梅的作者何等心思细密,把西门庆的报应写的何等触目惊心!

孟玉楼离开了西门庆家里,离开了清河县,离开了自己一段儿不堪回首的生活,从此开启了幸福人生。西门庆的女儿在幽暗暧昧中度过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在殴打和羞辱中结束了自己粗糙不堪的生命。金瓶梅的作者对比着这两个人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一个家族悲惨的结局,我们与其说这是合理的,毋宁说,这是悲惨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