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4-02-26
无锡经开区:减负创新,打造区域化初中化学作业新样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尹峻)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 " 政策 " 要求,不减作业的质量与学生的成绩,不减教学的责任与学生的成长,是无锡经开区打造初中化学作业新样态的基本理念。以作业为突破口,从多角度、多维度、科学地设计作业,明晰作业质量标准,开展 " 作业 + 能力 " 融合的作业设计研究,遵循轻负、跨界、多元的作业设计原则,拓展创新作业形式,从而最大限度辅助化学教学,有效促进经开区化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作业设计,教师先行

作业设计的主体是教师,首先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熟悉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确保作业在内容上与课堂教学匹配。其次需要教师掌握作业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确定合理的评估标准,以确保作业难度恰当、结构合理、形式多样。为此,在区教师发展中心支持下,化学教研员每个月组织一到两次以新课标理解、命题能力提升、中考试题研究为主题的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最后通过建立合作交流平台提供案例分析,让教师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定期对教师设计的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自主开发作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对教辅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家长对经开区化学作业改革的共识度、支持率显著提高。

二、课时作业,减量分层

针对无锡新中考,分阶段、分学校推进课时、单元作业及专题复习作业本的设计。课时作业遵循减量、提质和分层设计原则,2022 年已完成初三化学上下册的全覆盖。严控作业题量,采用 5+5+1+1 格式,即基础训练 + 适度提高 + 综合能力题 + 家庭小实验或科普小知识,质量上严格把关,明晰各题的考查目标和难度系数,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双向评价,遵循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作业对教学反馈的功能。2023 年初已完成复习作业本设计和印刷出版,同时区各校化学学科组长、骨干教师承担对应专题复习课堂教学的研究,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安排录制,借助智学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真正落实中考复习课堂教学与专题复习作业完美匹配,发挥中考专题复习最大的效益。

三、多元作业,促学育人

基于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实践和无锡新中考化学试题更加注重素养立意,单一的书面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存在短板,2022 年开始,创新设计阅读式、调查式和实验类等多元化综合实践作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精选视野进阶的阅读类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阅读一些化学名家传记、科普书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前期布置学生阅读《蜡烛的故事》,对于学习 " 质量守恒定律 " 新授课时,干巴巴的知识、方法讲解就充满了乐趣。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将对教学情境的好奇发展成探索问题、寻求方法、掌握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有方向,学生的思维有引领。化学课堂成为有生活、有生命、有生态的课堂。

(二)开设技能进阶的实践类作业

1. 化学知识 " 探 " 出来

调查式作业从学科领域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真实问题为主题,通过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家用燃料变迁史为主题的调查作业,学生以时间轴为主线或以燃料优缺点为切口,通过与家长交谈、调查报告和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到家庭燃料的变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让学生们在探究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化学知识 " 用 " 出来

为促进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时设计形式新颖多变的构建式作业。如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单元复习时,设计构建单元知识网络的作业,学生可以从物质分类、温室效应和国家 " 双碳 " 目标等不同角度将单元知识进行整合,呈现不同的个性化思考,学生间分享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迁移,将化学知识用起来,助推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 化学知识 " 做 " 出来

实验是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主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假期中设计实验类作业,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如学习 " 水的净化 " 新课时,布置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验作业,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水的净化的原理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研究和改进化学实验,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学期举行区级评比,对优秀的创新实验作品,由教师发展中心层面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习可见、成果显现。

(三)整合素养进阶的跨学科作业

依据新课标要求,依照教材内容,依托区工程教育项目的推进,精心设计跨学科活动的作业,全方位探索化学与其它学科间联系,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学生在学完常见气体制取并对反应原理、装置及条件控制有系统的认知后,布置 " 设计制作特定条件下简易供氧器 " 的跨学科作业。要求学生综合考虑供氧人群、供氧环境及原材料、安全等各方面因素,融合工程思维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不同渠道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从而转变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打造区域化化学作业新样态有效破解 " 双减 " 后作业 " 乱象 " 问题,促进经开区化学作业新秩序、师生主体新成长、学业质量新增长的 " 三新 " 局面。作业新样态 " 倒逼 " 常态课的深度变革,助推化学教师主体新发展,助力经开区中考化学连续三年创新高度。

相关标签

复习 化学 中考 教学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