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3 年,常州一路追风赶月、奔赴山海,高质量迈入 "GDP 万亿之城 ",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 " 万亿之城 "。我们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共享者。2 月 27 日,现代快报常州记者站推出《万亿之城看常州 · 亿点美好》专栏 ,记录一个个奋斗者的身影,勠力同心、风雨无阻,合力推动常州向高而攀、拔节生长;记录一个个踏实温暖、美好如常的幸福坐标。
" 开饭喽!"2 月 23 日 10 点 45 分,常州经开区崔北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准时开餐。老人们陆陆续续前来取餐,他们熟练地出示就餐码,扫完之后,助餐点负责人殷利琴和志愿者们一起将热腾腾的饭菜递到老人面前。
" 这里的饭菜很好吃,每天都有几道菜是自己喜欢的!" 独居老人唐凤妹患有糖尿病,之前吃饭有诸多限制,服务中心开放后,她第一批报名,每天都前来用餐。
2023 年 11 月下旬,崔北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作为横林镇首个老人助餐点,每顿的素菜和米饭免费供应,如果老人想加餐,一个小荤收费 3 元、大荤收费 5 元,每天有 200 多名老人前来用餐。除了助餐点,服务中心还设有党群直通站、阅读室、健身房等功能区,这里俨然成了村里最热闹的 " 打卡点 "。
殷利琴原本在武进区湖塘镇经营餐饮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了崔北村老年人就餐的情况,决定参与到崔北村助餐点建设运营中。" 在日常的接触中我发现,老人吃饭比较节约,经常吃剩菜、隔夜菜,这对身体危害很大,有了助餐点他们就能吃上新鲜营养的饭菜了。我经营餐饮企业有利润,来做助餐就不需要营利了。" 为了做好公益助餐,殷利琴注册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常州经济开发区泓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门运营助餐服务。
殷利琴介绍,从 2023 年 7 月萌生想法,再到 9 月对接沟通,11 月开业,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助餐点启用后,殷利琴和她的团队负责运营,当地志愿者也会参与,帮忙洗菜洗碗等,目前助餐点有 13 名志愿者,均为当地老人。此外,这一爱心善举还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当地的多家企业主动对接。
据了解,崔北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目前采取政府扶持、村委会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志愿者服务这一 " 五社联动 " 的方式运行。" 区级、镇级政府对助餐点每位老人都有补贴,村委出场地,志愿者提供帮助,我们做运营,加上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参与,我相信我们的助餐点会做得越来越好。" 殷利琴介绍。
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经开区保障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助餐点数量已增长至 17 家,日均服务量 870 人次,累计服务 12.2 万人次,投入助餐补贴资金 50 万元。
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盛蕾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 年常州要在打造 " 六个常有 " 上再出发,谱写普惠共享发展新篇章。常州将推动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持续,2024 年将新增老年助餐点 83 家,为 1 万户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补贴。
" 我从事餐饮行业 15 年了,看着常州不断发展变化,也感受到常州城市越来越温暖。这期间常州拿下了文明城市称号,被称作首善之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如今常州又迈入了万亿之城,这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常州人精神文明富足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提升。现在我有机会参与到给身边人带来温暖的公益事业中,很有意义也很高兴。" 殷利琴说。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陆文杰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