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女孩因腹痛赴院竟查出肿瘤
▽
近日,7 岁的女孩可可(化名)因为 " 腹痛 " 来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之前孩子因腹痛在小区附近医院查出心肌酶结果异常,遂在我院急诊科复查心脏超声,结果提示:
左房腔内可见一大小约 61×36×30mm 稍高回声团,轮廓清晰,边缘不规则,瘤体的蒂附着于房间隔卵圆孔处,随心动周期在二尖瓣口来回摆动,考虑粘液瘤。
B 超所示:红色标记为瘤体,几乎充满左心房
02
初步治疗后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
来到我院时,可可面色苍白、精神差,心电图异常,心脏射血分数减低。于是急诊科请心外科紧急会诊,值班医生建议马上转入心外监护室。
经过心外科医生与家长的充分沟通下,家长同意转入心外监护室,由急诊医生携带氧气将患儿护送至心外科监护室。
入 ICU 后,医生立刻给予查血气、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随即患儿精神好转,安静入睡。考虑到患儿病情危重,瘤体较大,随时可能堵塞或脱落,心外科主任指示密切监护患儿病情,严格执行制动卧床,防止肿瘤脱落,另开通绿色通道,完善术前检查,备次日急诊手术,尽早消除隐患。
次日一早,主任查房后和可可的家属沟通病情:郭主任表示孩子心脏肿瘤体积较大,位于患儿左心房,随心跳可能突然堵塞二尖瓣瓣口,引起心跳骤停,严重可能导致猝死。如果肿瘤脱落可引起急性栓塞,造成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儿生命,手术指征非常明确,如果家长同意,科室会立刻给孩子安排急诊手术。同时,郭主任简要介绍了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及风险。
最终在全家人讨论后,一致决定,事不宜迟,签字手术。
03
手术成功取出肿瘤组织
▽
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室里一切术前准备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体外循环、麻醉、器械人员纷纷到位。可可被接入手术室,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右腋下切口心脏肿瘤切除、二尖瓣成形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肿瘤组织被完整切除,充分冲洗各个心腔后,缝合、复跳、止血、关胸。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切除的肿瘤组织
两日后,可可术后病情稳定,由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又过了一日,病理科结果回报为心脏粘液瘤,待免疫组化协助诊断;最后,可可康复出院。
可可父母激动地说:" 没想到孩子恢复得这么快,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出院一周后,可可来医院复查,B 超显示左房内未见异常包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免疫组化结果回报:(左心房)符合心脏粘液瘤,这表明了肿瘤的良性性质,复发的几率很低。接连的好消息,让孩子父母喜上眉梢,父母高兴地说 " 孩子出院第一天,回家后就活蹦乱跳的,感觉特别好,开学就准备上学了,感谢咱们心外科的所有人,大家都辛苦了!"
科普一下
粘液瘤是成年人常见的心脏肿瘤,有时在小儿期也可见到。据报道在婴儿和儿童的心脏肿瘤中约占 10%-15%,肿瘤性质易碎,呈粘液胶冻状,诊断明确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否则患者会随时遭到不同的心腔或血管内血流梗阻甚至猝死。
△图源:网络
儿童心脏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以原发性良性肿瘤为主,常见的肿瘤类型有横纹肌瘤、纤维瘤、粘液瘤、畸胎瘤、血管瘤等。小儿和青少年心脏肿瘤虽然多为良性,但因其生长位置、大小、数量和组织分型的不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可能表现出无症状或听诊杂音,也可能存在胸闷、气短、心悸等表现。
儿童期也偶见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原发性多为肉瘤、包括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其中以血管肉瘤最为常见。据文献报道,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早期和远期效果。
来源 / 西安市儿童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