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班会打扮吗?最近," 丑衣服留着上班穿 "" 上班比丑 " 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人民网评微博对此现象发表观点认为," 上班‘比丑’更像是职场人的一种调侃和自嘲 "" 不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又不涉及原则问题,就没必要上纲上线 "。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 丑衣服留着上班穿 "
如果追溯起 " 恶心穿搭 " 的互联网源头,或许是 2023 年 9 月,一位博主分享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时,提到了曾经因工作的茶楼冬天不给开暖气和空调,她只好在红色的工作制服下穿肉色绒裤和加绒板鞋上班,因此被老板娘骂穿得恶心。
对大部分普通打工人来说,穿着还是主打一个实用——保暖、防风和遮挡,或者索性手边有什么穿什么。
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冬有黑色长款羽绒服、轻薄型羽绒服、冲锋衣为 " 三大件 ",主打保暖、经脏、耐磨;夏有 T 恤、防晒衣、牛仔裤,基础款适合各种身材,能够适应不同人的需求,自成一派 " 海淀风穿搭 "。
▲网友分享的 " 海淀风穿搭 "
办公室真的没有在乎的人吗
当一个年轻人不再穿搭精致时,常被人戏谑为 " 没有在乎的人了 "。如果这个语境放在职场,很有可能又一次被解读为 " 年轻人整顿职场 "。
但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显得颇为无奈。
通勤时间受限是许多年轻人不愿精致打扮的原因之一。小尹是一位高中英语老师,按照学校规定,早上 7:20 到岗。她每天 6:45 起床 6:58 出门,中间只有 13 分钟的准备时间。" 哪有打扮的时间?" 她说。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则是困于 " 上班精致羞耻症 "。这部分人往往在公司打扮得光鲜亮丽时,会感觉局促、紧张和不安。
去年,博主李蠕蠕发布一条 " 上班精致羞耻症 " 的视频,至今点赞已过百万,视频中原本懒得收拾自己的打工人,在看到同事精心打扮后,第二天也换上了精致妆容和靓丽穿搭,却因为显眼被同事和老板嘲讽,内心产生 " 我的能力配不上穿搭 " 的自我怀疑。
澎湃评论
" 上班比丑 "?不耽误下班比靓
对一些人来说,上班穿着随意意味着更看重自我感受了。穿成什么样,取决于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老板的眼色、同事的眼光。自我感受的优先级高于他人感受,情绪的重要性次序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对普遍高压的现代生活来说,还真的有益。心理学也认为,健康的心理状态始于自我照顾。
尤其对女性职员来说,每天精心打扮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情绪成本不少,构成了一种隐性劳动和付出。如果并不乐在其中,做些减法也无可厚非。那些 " 不化妆等于不尊重领导同事 " 的论调已经失去市场," 松弛感 " 人生才是当下的流行趋势。
对另一些人来说,上班穿什么的重点在 " 上班 " 而非 " 穿什么 "。" 办公室没有在乎的人 " 之类的戏谑调侃,也是在表达对职场的不满。不公正的待遇,不尊重员工的上司,不堪重负的工作强度,不健康的职场文化 …… 一些沉疴积弊说出来或许得不到解决,至少可以从外形和姿态上做点反抗。所以,所谓的 " 员工对职场形象管理的放弃 ",其中隐含有失望,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员工放弃打扮没什么大的关系,如果放弃努力和愿景,公司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靓仔 "" 美女 " 们自然容光焕发。
其实," 上班比丑 " 并不妨碍年轻人 " 下班比靓 "。上班穿过时淘汰的衣服,下班依旧该捯饬捯饬,节假日该出去 " 浪 " 出去 " 浪 ",打扮一个赛一个精致。下班和朋友约去逛街看展、冬季到禾木滑个雪、看完电影马上给报个拳击课程 …… 取悦自己、提升自己的消费,依旧呈现出一波波热潮。
在所有意义解读中,有一种声音让人欣赏:一位网友说得理直气壮 " 穿得舒适随意才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年轻人穿得不好看但干活还是不含糊的 "。职场最应该比的是工作能力,有了这个核心价值,其他的都无伤大雅、无伤根本。
来源 澎湃新闻、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网友评论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