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苦干实干,就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3 次到吉林查干湖采访,体会到了 3 种 " 热 "。
2009 年,第一次看查干湖冬捕,人不多,风刺骨。马拉绞盘、冰下走网、冰湖腾鱼,过程令人震撼。" 鱼把头 " 石宝柱道出热爱:" 希望冬捕这项非遗能传承下去。"
2018 年夏天,再来查干湖,泛舟湖上。老人齐守富回忆,查干湖曾 " 命悬一线 ",一度水枯鱼断,治理后实现水活鱼跃。一湖之变让他心里热乎、由衷感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有道理了!"
今年初,又到查干湖,最直观的印象是场面火热。游客熙熙攘攘,冰雪项目颇受欢迎。附近的鱼产品超市大院里,忙着装箱发货的农民杨昌旭笑着说:" 俺们现在哪儿还兴‘猫冬’啊,都忙‘冒烟’了,冬捕季打工,一天能赚 200 元哩。"
十几年间,查干湖人对湖对渔的感情不变,但对人湖渔的关系认识却在不断深化。这些年,当地把资源当宝贝,持续发力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发展生态旅游,带富一方百姓、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 " 猫冬 " 的人,不限于查干湖周边。随着冰雪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推进,过去困住人们的冰和雪成了 " 来钱道儿 "。吉林省白山市松岭雪村村民指着皑皑白雪说:" 现在下雪不再发愁,通过借助冰雪发展旅游民宿等,钱包鼓起来了。" 靠雪吃雪,不少农民在雪场找到工作;还有农民拿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变身为滑雪教练。更加稳定的收入,不断提高的技能,让越来越多农民看到发展前景、有了致富希望。做好规划、优化环境,助力更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搭上生态经济、冰雪经济快车,大家的奋斗动力更足了。
冬季从闲到忙,体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折射思想观念之变。以往,在 " 半年冬天半年夏 " 的东北大地,打麻将、唠嗑等 " 猫冬 " 方式较为常见。如今,许多群众不仅精神上不 " 猫冬 ",行动也更积极。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冬季大棚种菜、采摘等产业;农村文化广场、文化馆等设施日渐完善,更有吸引力;种植大户通过微信群,学习探讨新知识新技术 …… 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不断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 " 躲雪猫冬 " 到 " 借雪生金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气象万千。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旅游火爆出圈," 白雪换白银 " 的文章做得有声有色。不仅如此,以前的项目建设 " 冬歇期 " 也在变为奋力赶超 " 冬忙期 "。忙,展现了振兴发展的活力,也蕴藏着无限机遇。东北地区拥有资源、生态、科研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苦干实干,就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记者采访时,一名雪雕师傅说:" 咱别超过半个小时,我太忙了。" 这是他的工作状态,也映照着东北人时不我待、向前赶超的心态。带着 " 等不起 "" 慢不得 "" 坐不住 " 的紧迫感,忙起来、干起来,笃行不怠、久久为功,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将越写越精彩。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