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日,我国首个“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
可模拟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
九类空间环境因素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可以综合模拟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它也被形象地称为“地面空间站”。
这里占地面积约有 50 个足球场大小,可以根据科学问题和工程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多次重复验证,从而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
据了解,“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从 2005 年开始论证,到正式通过验收,历时 18 年,去年试运行以来,已经服务了国内外多个用户单位,支撑了我国多款宇航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一系列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实施,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
空间站轨道的实际环境会受到太阳、地磁等自然环境的干扰,这给在理论上开展空间环境条件下的研究造成困扰。另外,在空间站开展相应的研究还存在其他许多困难,比如很多仪器设备没有办法“搬”到太空;一些大质量的设备、材料和物质“上天”,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和代价。
“地面空间站”更加方便科学实验,未来,保障航天员在舱外工作时的生命安全、提升航天器的使用寿命等许多需要抵达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这个装置里就可以完成。航天员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太空生活,适应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表面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哈小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