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吉林冰雪 " 全域开花 ",整版刊发《这个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热》。
长白山脉,粉雪静风,滑雪爱好者驰骋雪浪;查干湖畔,冰湖腾鱼,八方来客熙熙攘攘。这个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热。
数据显示,2024 年春运期间,长春机场航班量 1.57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 233.2 万人次,同比 2023 年分别增长 21.3%、40.3%。航班量和旅客量恢复率均排名全国千万级机场第一位。春运 40 天,长春机场运输生产量创出历史新高,日均航班量达 393 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过 5.8 万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春节期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 2051.71 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55.48%,较 2019 年同期提高 2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00.61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57.03%,较 2019 年同期提高 22.88%。
这个冰雪季," 尔滨 " 出圈,吉林 " 全域开花 ",东北文旅火爆,这背后是国家多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持续发力积淀的深厚基础,是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
做好 " 冰雪 +" 文章
" 穿行在长白山峡谷,是一辈子难忘的体验,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在古木参天的长白山峡谷浮石林景区,广东深圳游客吴忧对游玩体验赞不绝口," 徒步完还能在峡谷里围炉煮茶,没想到长白山的旅游业态这么丰富。"
除了精彩的旅游项目,令吴忧印象深刻的还有保障全面的服务。" 不光硬件设施完备,徒步时的专业向导和安全措施也很到位,遇到的服务人员更是非常热情。" 吴忧说," 之后肯定还要再来。"
向往的冬天在吉林,今年来了明年还想来。吉林各地旅游市场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热度。
" 如今一个月的收入在 2 万元以上。" 围炉煮茶经营者刘影向记者介绍,以往,冬季是长白山的旅游淡季。近年来,随着冰雪旅游的日益火热,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冬季来到长白山,感受独特的冰天雪地。长白山景区的服务保障力度也不断提升,为游客的度假体验保驾护航。" 我们还研发了冻梨茶等新品,卖得老火了!" 刘影说。
游客在吉林省白山市松岭村游玩。孙铁石摄
据统计,春节期间,长白山漫江村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318%。集安市钱湾村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111%。防川民俗村、百花谷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231%。吉林市北山风景区游客量超百万人次,延吉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悦动辽源冰雪欢乐荟、通化龙兴里文旅小镇游客量均超 20 万人次。
冰天雪地,独具特色,赏雪嬉冰,其乐无穷。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还想来,关键在于多样旅游业态的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的供给。
近年来,为充分释放吉林的冰雪优势,吉林省在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冰雪产品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做好 " 冰雪 +" 文章。新雪季,吉林省推出了总额 3000 万元的冰雪消费券、1000 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最高 800 万元的项目投资奖补,为省内外游客旅游出行带来实打实的优惠,持续提升冰雪旅游的吸引力。
吉林省文旅厅组织开通 32 条 " 冰雪直通车 ",旅游团队可由省内主要机场、高铁站免费直达各大滑雪场及度假区;长春市新开通 8 条冰雪旅游公交专线;吉林市组织城区 10 条特色美食街区餐饮饭店延长营业时间 …… 持续创新冰雪产品开发,丰富高品质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这个冬天吉林冰雪热度不断创新高的关键。
做大做强冰雪运动产业
冰天雪地,不仅是赏心悦目的好景色,也是激情澎湃的运动场。
借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形成的冰雪运动热潮,近年来,吉林省深入开展 " 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 " 系列活动,推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2 月 24 日元宵节当天,2023 — 2024 超级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开赛,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 20 多个省份的近 500 名参赛选手乘风破雪,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雾凇掩映下,一个个飞驰的身影宛如跳动的音符,写下冰雪运动的美妙乐章。
吉林省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冯健男摄
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地处北纬 43 度世界滑雪黄金纬度,与北美落基山脉、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并称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粉雪静风,高山雾凇,吸引大量滑雪爱好者来到北大湖度假游玩。
" 在粉雪上飞驰的感觉太迷人了!" 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江苏游客彭灵琦对记者说,她和朋友一起体验了北大湖第二届新春游园会,在雪地上翻滚跳跃的舞龙、舞狮表演令她印象深刻。" 既能滑雪,还能体验传统文化,这趟真是来值了。"
" 近年来,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冰雪运动越来越火热,这也促使我们不断优化服务,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总经理曾岩介绍,新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投入运营雪道 64 条,雪道长度 72 公里,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事和活动,不断丰富游客的冰雪度假体验。
" 作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雪场,北大湖承办了诸多专业赛事,也带动更多游客来北大湖游玩。" 吉林市冰雪试验区党工委书记于跃洋介绍,春节期间,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日均接待游客超 1 万人次,同比增长 70% 以上。
吉林省长春冰雪新天地景区。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跃冰而出的 " 冰龙 " 和展翅飞翔的 " 冰凤 " 遥相呼应,紧张刺激的超长冰滑梯,伴着热歌劲舞升起的璀璨烟花 …… 新雪季,长春冰雪新天地推出体验娱乐项目 30 项、各类演艺活动 500 多场次,冰雕景观成为热门打卡点。512.6 米的超长冰滑梯,则成为游客游玩的必选项。据了解,春节期间,长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69.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6.5%。
近年来,瞄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省深挖冰雪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冰雪运动产业。目前,吉林省拥有 75 家滑雪场,雪道总面积超 1200 公顷,雪道总长度 358 公里。26 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中,吉林占 5 席。滑雪度假人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冰雪让人与自然相亲相近。来吉林玩,滑雪只是选项之一。雪圈、雪爬犁、抽冰猴 …… 遍布城市乡村各式的冰雪项目,简单好玩,丰俭由人。
据统计,春节期间,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度假区均迎来不同程度的客流高峰: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同比增长 70% 以上;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 1 倍;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22.5%;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94.6%。
面对客流高峰,吉林抢抓机遇,立足冰雪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打造新业态、丰富新体验、优化新服务,让冰雪产业发展越来越旺。
以 " 吉地过年 · 吉祥如意 " 为主题,吉林省打造提升江上游船赏雾凇、长白山粉雪小镇等 73 项冰雪旅游新产品;推出滑雪赏雪游、研学亲子游等 9 大类型 69 条线路;还有首届中国 · 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等 199 项冰雪文旅节事、赛事活动。
截至 2 月 28 日," 滑呗 "APP 监测数据情况(实时跟踪记录滑雪者滑雪里程数据)显示,全国 10 家头部滑雪场中,吉林占 3 家,其中,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居全国第一位。
冰雪消费持续火热
从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出发,驱车向北,不到 10 分钟,就是永吉县南沟村。不大的村子里,随处可见带着雪具的滑雪爱好者,村里的民宿、饭馆人来人往,涌动着一股热闹劲儿。奔涌的客流,带来强劲的消费,进一步盘活民宿、餐饮、物流等产业。
" 自家散养的鸡鹅,山上采来的野菜,都特别受游客欢迎。" 南沟村大宝农家院经营者杨宝青对记者说,乘着冰雪运动的 " 东风 ",大宝农家院从最初的 3 个房间、3 个小桌,发展成现在的 56 间客房,每年雪季收入在 100 万元左右。" 现在哪还能‘猫冬’,越是冬天,越忙不过来!" 杨宝青说,如今 " 猫冬 " 成 " 忙冬 ",冰天雪地成了 " 聚宝盆 "。
马头琴悠扬,渔工号子响。踏上冰封雪覆的湖面,在查干湖第二十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现场,鼎沸的人声仿佛驱散了寒意。游客兴致勃勃地赶往出鱼口,观冬捕、尝鲜鱼、购大鱼,感受无比震撼的 " 冰湖腾鱼 " 盛景。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冬捕现场。孙晓峰摄
严寒环境孕育出的冰雪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各地游客。据了解,冬捕节开幕式当天查干湖接待游客 12.3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08 亿元。
推门步入湖边的 " 查干湖渔港民俗村 ",喧闹的人声混着屋内的热气扑面而来。" 赶上东北振兴的好时候了,国家出台了那么多好政策,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变化和前景。" 农家乐经营者曲三妹说," 现在农家乐一年能挣 30 多万元,不少客人离开查干湖之后对我们这里的美味念念不忘,所以我们还发展了快递服务,把查干湖的鱼送到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来到查干湖渔业有限公司鱼产品超市,一排排从湖中打上来的鱼在这里码成高高的冻鱼垛,一辆辆装鱼、运鱼的大车往来穿梭,几百万斤鱼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这个雪季,一系列特色活动推动文旅消费热度高涨。
" 元宵节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 50 对情侣在长白山天池主峰观景台,参加‘爱的告白’活动。"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介绍,当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民俗文化、婚恋文化等与生态旅游、冰雪旅游、避暑旅游互促融合,推出特色消费业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
吉林省梅河口市知北村景区春节假期迎来游客高峰。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如今," 长白天下雪 "" 长相守、到白头、山为证 " 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 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274.7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60.45%,较 2019 年增长 9.44%,创历年最高水平。
消费持续火热,产业上游的冰雪装备制造也在不断优化强化。
松柏覆霜雪,群山抱寒江。松花江冰面上,首届中国 · 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的 1855 名参赛选手,你追我赶、畅快滑行。
" 赛事保障十分充足。" 来自吉林市的参赛选手张元信说,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参赛包里的自发热冰雪袜," 穿上热热乎乎的,比赛的时候一点也不冷。"
同款袜子,也曾出现在北京冬奥会运动健儿的装备包中。袜子哪产的?吉林省辽源市本地产。如今,在辽源市冰雪运动服装产业园,机器轰鸣、纱线飞梭,冰雪袜订单源源不断。
近年来,吉林坚持冰雪装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冰雪装备制造加快进入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高端领域,打响吉林冰雪装备的过硬品牌。
在长春百凝盾体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高端冰鞋、滑雪板、冰雪运动头盔、防切割服等产品一应俱全。其中,冰鞋和防切割服等产品已达国际领先水准。目前,企业每年生产冰鞋约 1 万双,400 多双是为专业运动员订制的。
" 产品热销离不开冰雪运动的持续火热,力促我们不断研发新产品、做强自主品牌。" 公司负责人王阳感受到,冰雪装备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吉林省调查和记录的冰雪资源单体共 89531 个,单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0.48 个。近年来,吉林立足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冰雪经济发展,着力培育冰雪经济新动能,把 " 冷资源 " 变 " 热产业 ",积极打造寒地冰雪经济产业新优势、新名片,寒地冰雪经济成为新时代助推东北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为核心的‘ 4+X ’冰雪经济体系。"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说,未来,我们将全要素、全链条、全领域做好 " 冰雪 +" 文章,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高地。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 年 03 月 07 日 第 11 版)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