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近年来,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蓬勃发展," 银发经济 " 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美适心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就来自养老行业一线,长期致力于为养老事业发声,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养老服务立法工作的建议。
△李楠楠
李楠楠是名 90 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养老行业,在调研和实际工作中,她发现,与日益增长的养老行业专业化护理服务需求相比,养老护理员队伍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技能水平不强、薪酬待遇不高等问题。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李楠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职称的建议》。同年 7 月,江苏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这让李楠楠备受鼓舞。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 29697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21.1%,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167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5.4%,老龄化趋势进一步逐渐加剧。李楠楠表示,随着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的不断增多,全社会对高质量、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需求不断增加,养老服务的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发展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完善养老服务顶层设计,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专门立法的形式,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在调研过程中,李楠楠认为养老服务立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部分省份已取得地方性立法经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20 多个省(区、市)针对养老服务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其中江苏、广东、山东、江西等地出台了省级养老服务条例,这也为国家层面制定养老服务专项法律法规提供了基础。
为此,李楠楠建议国家层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立法工作。立法可以聚焦基本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重点领域,推动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