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杯子变小了,但价格依然很贵。有网友吐槽称,茉酸奶 " 大杯变小杯,价格还是没变 "。
有茉酸奶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 3 月 5 日起,茉酸奶启用友好杯型(约 420g/ 杯),并称茉酸奶缩减单杯容量是为了让价格更亲民。记者注意到,2023 年茉酸奶产品的价格曾直逼 40 元以上,但目前,其最高价已降至 30 元左右。
3 月 8 日,茉酸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前,消费者们反馈称,之前的杯型太大且酸奶奶昔极具饱腹感,较大比例消费者表示喝不完,感觉有点浪费,因此,品牌对杯型做出了调整。该负责人还表示,缩减单杯容量后,价格也相应下调了。
茉酸奶缩减杯量
网友吐槽 " 大杯变小杯 价格没变 "
记者注意到,今年 2 月以来,就有不少消费者发文吐槽称,茉酸奶杯量变小,但价格依旧昂贵。有消费者称,茉酸奶新包装的酸奶足足缩水三分之一," 就差点把黑心贴在杯子上了 "" 感觉变少了很多 "" 价格也没降 "。
还有消费者吐槽称,把杯套取下后发现杯套并不是完全套住奶茶杯," 有一节是空的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有茉酸奶门店已经张贴公告表示,为全面提升用户的饮用体验,门店于 3 月 5 日全新启用友好杯型(约 420g/ 杯),并称 " 同样的品质,更友好的价格 "。
绝大多数饮品单杯容量已降至 420g
最高价较去年降低了近 10 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 2 月,媒体财经网就曾报道过此事,报道称大部分产品的单杯容量从 520g 降低到 420g,不过,报道指出,缩减单杯规格的都是上海、杭州、广州等南方城市的门店,北京市场尚未跟进此举措。
3 月 8 日,记者通过茉酸奶小程序发现,茉酸奶南北方市场的门店均已缩减了单杯规格。以广州、北京、保定各一家茉酸奶门店为例,茉酸奶饮品价格在 18~34 元,绝大多数的饮品杯容量均为 420g,但是茉酸奶招牌饮品 " 经典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 " 的杯容量还是保持为 520g,售价 29 元;6 款代餐饮品杯容量均为 380g,售价 28~31 元;6 款酸奶杯容量为 240g,售价 18~21 元。
结合 2023 年 7 月的报道,彼时,茉酸奶整体产品价格为 20-43 元,产品中价格最贵的是 " 真 · 巴马糯米榴莲酸奶奶昔 ",售价为 43 元。可以看出,目前,茉酸奶已经把产品最低价下调至 20 元以下,最高价较之前降低了 9 元。
北京和保定的茉酸奶门店,绝大多数饮品单杯容量降至 420g。
门店回应:
缩减单杯容量是为了价格更亲民
价格下调 5 元左右
3 月 8 日,记者分别致电了茉酸奶在广州、深圳、北京的共 4 家门店,四家门店均证实茉酸奶已经 3 月 5 日开始使用 " 友好杯型 "。
茉酸奶广州一门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友好杯型 " 约为 420g/ 杯,相比之前,奶昔容量变少了,价格也相应做了调整。工作人员表示,产品不同,降价的幅度也不一样,部分饮品便宜了 6~7 元,有些则便宜了 3~4 元。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以前茉酸奶饮品为 500g/ 杯,现在缩减了单杯容量是为了让价格更亲民," 之前有一些消费者会觉得我们价格会偏高,现在我们只有经典原创牛油果那一款是保留大杯的,其它都做成了‘友好杯型’ "。
该店员透露,换成 " 友好杯型 " 后,销量明显会有上涨。但茉酸奶深圳一门店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虽然价格下调了 5~6 元,但 " 友好杯型 " 并没有带来销售太大的变化," 与平时的销售量一样 "。
茉酸奶:
杯型调整系因原杯型太大
消费者反映喝不完
3 月 8 日,茉酸奶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此轮杯型调整是出于此前消费者们反馈 " 之前的杯型太大且酸奶奶昔极具饱腹感,较大比例消费者表示喝不完,感觉有点浪费 " 而做出的调整。
该负责人称,调整过杯量的产品在价格上也做了相应的下调,如 " 碧根牛油果酸奶奶昔 " 和 " 巴旦木牛油果酸奶奶昔 " 从 34 元下调为 27 元;茉酸奶主打产品 " 经典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 " 杯量保留了原来的杯量,同时也推出了友好杯型的 " 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该负责人还表示,茉酸奶从 2024 年起陆续将原料升级为有机酸奶,"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以产品质量优先,确保降价不降质,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饮品体验 "。
定价太高曾被指酸奶刺客
欲缩小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鸿沟?
茉酸奶官网显示," 茉酸奶 More Yogurt " 始于 2014 年,所属企业为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窄门餐眼显示,截至 3 月 2 日,茉酸奶在全国共有 1582 家门店。
2023 年是茉酸奶为人熟知的一年,同时也是其陷入舆论争议的一年。当年 7 月,茉酸奶官方公众号曾发布一篇榴莲奶昔定价的问卷调查,价格选项分别为 68 元、88 元、108 元以及 " 我不买 ",茉酸奶也因为这件事被网友吐槽为 " 酸奶刺客 "。 针对产品定价问卷引发的争议,茉酸奶发声明称接受监督批评。
今年 1 月份,话题 "45 元一杯的酸奶你会买吗 " 登上微博热搜榜,包括 Blueglass 在内的现制酸奶的高定价再次引起广泛讨论,小程序显示,Bluegrass 最高价饮品价为 59 元。目前看来,茉酸奶主动降价,似乎也把目标客群转变至中端市场。
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向南都 · 湾财社记者表示,在消费降级大背景下,茉酸奶的产品定位确实不太亲民,而且在主打健康这个话题上,需要通过其他搭配的食材来做文章,单靠酸奶本身是很难在 30 元价格带立稳脚跟的,所以茉酸奶价格下探、调整容量,都是为了缩小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鸿沟。
不仅是高定价引起争议,茉酸奶也被频频质疑在产品中使用了植脂末。茉酸奶相关负责人曾回应表示,目前原料确实没有植脂末。
天眼查显示,2023 年 11 月,茉酸奶获得君乐宝天使轮融资,金额并未披露。根据协议内容,君乐宝将战略入股茉酸奶品牌持有公司,占股比例达 30%。目前,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顾豪,持股 40%,赵伯华和君乐宝(河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则分别持股 30%。
林岳表示,君乐宝入股会带来信心以及良好的供应链支撑,现制酸奶赛道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比茶饮和咖啡多了一些轻食的概念,未来不排除可以搭配沙拉、小吃等做一定的迭代转型。
来源 / 南方都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