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龙抬头节,有 "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 的歌谣和传说。" 社火 " 一词,则栩栩如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这两者,在永登县苦水镇有着完美的组合。
在有着 " 玫瑰之乡 " 之美誉的苦水,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龙图腾崇拜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二月二社火颇为受宠。每逢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甚至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场面壮观,气势雄浑。每天的社火都分昼夜两场表演,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苦水高高跷 "、" 兰州太平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 " 下二调 "、" 木偶戏 "、" 二月二龙抬头社火 "、 " 铁芯子 " 等一批非遗文化项目都会一展民俗文化魅力。
舞龙灯是苦水二月二社火的特色节目。南街青龙北街黄龙,在 " 二月二 " 分白天和夜晚出场,有 " 二月二龙抬头 " 的涵义。龙在焰火表演的带领下,火光闪烁,烟雾弥漫,恰似龙游云彩,活灵活现,二龙相遇、相戏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和不断喝彩。
苦水街村北街社火会会长巨明星,年龄不大,却已是苦水社火表演者中的老资格。从 5 岁开始便参与社火表演,至今已经 30 多年。2009 年,他正式担任了会长一职。他告诉记者 :" 苦水的社火已经有 600 多年的历史。1983 年,我们正式成立了社火会,如今已经发展到 800 多人。今年,参加二月二表演的人数差不多快 500 人,阵容还是很庞大的。"
回忆起童年的 " 社火时光 ",巨明星颇为感慨 :" 那社火舞起来人可多了,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出两三个人。如今,好多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上学去了,所以参与表演的人就少了一些。但社火种类上保留的还是十分完整,过去有的现在都有。我们也一定要努力把老一辈教给我们的技艺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今年社火表演队伍中,年轻人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 3 岁半。这让巨明星乃至上一辈的社火艺人都颇为欣慰。对于他们来说,传承有序才是最大的收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 文 胡淼山 葛强 / 图
一审丨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