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3-12
植树节,“盐城市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揭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俊波 李家梁 记者 王菲 文 / 摄)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3 月 12 日,在植树节到来之际," 盐城市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 " 揭牌仪式暨 3 · 12 植树活动在盐城湿地博物园举行。

" 建设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通过保存和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可以防止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盐城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进表示,同时本土树种基因库的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动植物资源的生长状态,为未来的森林经营和特有树种的天然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朱进指出,全市检察机关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始终秉持恢复性司法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为护航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一要把握机遇,切实增强我市公益诉讼检察影响力。二要立践立行,切实提升我市公益诉讼检察贡献度。三要强化协作,切实打造我市湿地生态保护联盟。

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曹雷对 " 盐城市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 " 长期得到检察院公益诉讼资金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该基地成功启动的重要意义。他强调," 未来我们将加强对乡土树种资源的监测和研究,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现场,朱进和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其江共同为 " 盐城市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 " 揭牌,为开展生态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活动按下启动键。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盐城市乡土树种基因公益保护基地 " 是盐城检察机关为推动恢复性司法在盐城落地生根而打造的集检查办案、恢复性司法实践、理论调研、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2022 年 6 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之际,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市经开区检察院在盐城湿地博物园筹建该生态修复基地,并围绕信息共享、调查取证、损害评估、法治宣传等方面,签订了关于黄(渤)海湿地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框架协议,这是江苏省首份关于黄(渤)海湿地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框架协议。

此次揭牌仪式,旨在进一步深化多部门在湿地生态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司法协作实践样本,助力盐城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勇当沿海发展排头兵。

揭牌仪式后,参与活动人员在盐城湿地博物园公益林共同补植增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家一起种树、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这次我们栽种的树木包括水杉、广玉兰、银杏、柿子树、紫薇等十几种。其中,银杏为盐城市树,紫薇为盐城市花。"

相关标签

盐城市 基因 盐城 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