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3.18 讲话 " 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坚持 " 四维并举 ",全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质增效。
一、坚持用理想信念 " 培根铸魂 ",加快构建理论武装体系
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成立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四好 " 思政课创优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理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组建党委理论宣讲团、思政课教师宣讲团、青年教师讲师团、青年学生讲师团,开展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宣讲活动 100 余场,受众 1 万余人。思政课教师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人民论坛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媒体刊发多篇理论文章。
校党委书记刘双耀讲思政课
校长杨晓航讲思政课
二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思政课教育工作全过程。开展我与国旗同框、"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 " 主题教育、红旗颂大型团体操展演、红色经典诵读、情景剧展演、" 永远跟党走 " 宣讲进基层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
情景剧《信仰的味道是 " 甜 " 的》
举办 " 忆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音诗画主题汇报演出
情景剧《延安保育院 1946》
三是注重核心价值引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出一批微党课、微视频,引导师生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邀请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先进人物入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滋润师生心灵。持续开展 " 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 " 评选,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举办2023 年 " 最美医生 " 刘永生先进事迹宣讲会
二、坚持用专业知识 " 强筋壮骨 ",加快构建学科教学体系
一是优化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意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思政课教师培养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 四好 " 思政课创优实施方案》《思政课程质量标准》等文件。思政课教师采用 " 专题教学 + 现场教学 + 情景教学 + 激情教学 + 体验教学 + 理论提升 " 六位一体模式,多维度开展思政课 " 大练兵 " 及集体备课。近五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一流本科实践课程 1 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 1 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3 名教师荣获省级思政课程教学标兵,5 名教师荣获省级思政课程教学能手。
二是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写指导意见》,优化课程设置,精选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探索 " 专业课教师 + 思政课教师 " 集体备课模式,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获批 1 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4 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习近平治国理政陕西实践篇》获批首批陕西省特色线上课程,4 人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
开展思政课教师 " 大练兵 " 教学展示活动
三是突出特色学术学科方向。构建 " 重点学科、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学科平台 " 四位一体的学科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中医药文化学特色学科建设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结合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办学历史、文化和特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研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聚焦于医学生 " 思政教育 + 职业精神 " 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党史党建方向着重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和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2022 年中医药文化学获批校级优势特色与交叉学科,2023 年获批中医药文化硕士点,深入开展中医学文化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医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医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
三、坚持用道德修养 " 启智润心 ",加快构建日常教育体系
一是彰显实践育人特色。实施 " 扬帆起航工程 ",将 " 医者仁心 " 的仁爱思想、" 大医精诚 " 的医德追求、" 悬壶济世 " 的人道主义精神、" 大慈恻隐 " 的悲悯情怀贯穿于新生入学教育、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思政课教学、医德医风宣传教育、临床见习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实践研修基地,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毛泽东像章珍藏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充分利用圣地延安、旬邑马栏等红色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开展 "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 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多元化、全员式志愿实践体系,实施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社区实践计划、创业帮扶计划、就业引航计划。
组织学生赴照金开展实践研修
举办 " 唱响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 合唱比赛
二是强化文化育人作用。成立红色资源文化中心、廉洁文化研究中心,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快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凝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把传承延安精神、孙思邈 " 大医精诚 " 医德思想和弘扬邵小利英烈风范、国医大师楷模作用相结合,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积极拓展文化育人的工作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体系。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精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使内隐的价值观念具有外显性,让校园文化 " 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
承办大型情景交响组歌《伟大的征程》
三是创新网络育人模式。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场域与金课开发一体化平台,深入拓展 " 指尖课堂 "" 行走课堂 "" 空中课堂 ",加强网络思政课资源库建设。积极动员师生参与 " 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 ""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 " 等主题活动,坚持办好大学生网络文化作品大赛,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加强学校新媒体中心和融媒体联盟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校园广播视频、校报以及 LED 电子屏、宣传橱窗等平台,宣传创优行动和思政课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人人关心思政课、人人支持思政课建设的舆论氛围。
四、坚持用三大工程 " 固本培元 ",加快构建队伍建设体系
一是实施 " 选优配强 " 工程。出台《陕西中医药大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20 — 2023 年)》,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原则,足额配备思政课教师,积极构建 " 思政课教师 + 辅导员 / 班主任 / 导师 + 专业课教师 " 育人共同体。公开选聘优秀青年教师、思政教师及党务干部充实兼职思政队伍。实施 " 教学团队培育 " 计划、"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质量提升 " 计划、" 教学名师培育 " 计划,不断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立 " 基础培训—专项培训—常规培训—高级研修 " 四级培训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的数量与层次结构。近年来,1 人入选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 " 六个一批 " 人才,获批 1 个省级名师工作室。
二是实施 " 专研结合 " 工程。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赴国内知名大学参加培训研修,大力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品化。加大 " 辅导员工作室 " 建设和支持力度,全方位培养职业胜任能力,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设立党建与思政工作专项课题,引导思政工作队伍开展科学研究。支持思政工作者编写出版思政教育、医学人文等方面的专著、教材与读本。积极承办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三十次年会、全国中医药院校 " 大思政课 " 建设研讨会教学研讨和学术会议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五年来,思政课教师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 项,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1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公开发表论文 200 余篇、出版著作 10 多部、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 60 多项。
承办全国中医药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研究会第三十次年会
三是实施 " 激励支撑 " 工程。建立校领导、教育教学督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多维度综合教育教学评价工作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教师序列。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辅导员 " 双线晋升 " 政策,改革辅导员、班主任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激励和引导广大思政工作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编辑 / 姚可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